第2370章 上杉谦信降秦(1/3)
第2370章:上杉谦信降秦>
秦军为何突然撤军?>
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为明军做嫁衣。>
武田和伊达两家的精锐,是被吴起和王翦歼灭的,并且还牵制了两家剩余八成的兵力。>
明军在这个时候突袭两家后方,这不是明着过来抢占秦军的胜利果实嘛。>
虽说在划分底盘时,秦军压根就看不上,武田伊达两家所在的东北地区,但我看不上是一回事,你明军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来抢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线的武田伊达两军都处于守势,在不主动出击的情况下,哪怕是吴起和王翦统军,也难以在短期内将其击败。>
而且只要秦军还在前线,武田和伊达两家,就不敢从前线调兵,前去支援后方。>
秦军若是继续和两家僵持下去的话,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让明军渔翁得利。>
吴起和王翦都不傻,自然不会这么干,于是都选择了主动撤军。>
两人才撤到一半,就收到了周瑜的命令,并且也是让他们撤军。>
显然,周瑜和郭嘉也都看出了朱棣的险恶用心,所以才会下令让吴起和王翦撤回来,不让明军利用秦军来渔翁得利。>
除此之外,周瑜还有另一个用意,那就是调吴起和王翦,前来参家越中国大战。>
老实说,调吴起和王翦回来,周瑜也挺不好意思的。>
吴起和王翦的偏师,总兵力不过一万罢了,却已经近乎全歼七万来犯之敌。>
而周瑜手握两万秦军主力,近四万秦协军,却被挡在了春日山城,折损近一万五千战俘军,都没能将将春日山城攻下。>
这么对比之后,也就显得周瑜太平庸了些。>
当然,周瑜对此并不在意,他知道主力被挡在春日山城,不得存进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座城池易守难攻。>
春日山城依山而建,不但是上杉家第一坚城,同样也是倭国数一数二的坚城,哪怕是放在中原也是难以攻打的城池。>
当然,随着须佐之男和加具土的离开,春日山城内的守军士气大降,防御力自然也大大降低。>
周瑜则瞅准机会指挥大军全力猛攻,在经过两日的攻城后,终于攻破了这座上杉第一坚城,不过也付出了五千秦协军伤亡的代价。>
区区一个春日山城,竟让秦军折损了两万秦协军,这比秦军之前的伤亡加起来都多。>
由此也足可见,上杉家和倭国其他势力不一样,是真的非常难打,甚至比中原诸侯都要难缠。>
春日山城被攻破后,守将柿崎景家被俘,谦信七手组战死三人,其余四将被俘,上杉一门众全部战死。>
至于城内的四万守军,一万五千战死,两万五千投降。>
周瑜攻破春日山城,打通了攻打越中国的通道,接下来自然要率军攻入越中国。>
可是越中国内同样还有坚固的山城,强攻的话必定伤亡惨重,这需要大量的倭国降军来当炮灰了。>
至于春日山城的两万五千降军,乃至其他所有上杉家的战俘,周瑜在收降前就承诺会善待他们,所以显然暂时还不能让他们去当炮灰。>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瑜陷入了炮灰不够的局面,就在这时吴起和王翦的军队,则进入了他的眼帘。>
分兵作战时,吴起王翦各有五千大军,而现在经过连番作战后,军队数量不但没减少,反而还越打越多。>
吴起手下除了有四千三百秦军之外,还有一五千武田降军。>
王翦手下则有三千八百秦军,以及一万两千伊达降军。>
上杉家的降军不能当炮灰,但武田和伊达家降军,显然不在此列,这不正是炮灰的最佳人选吗?>
现成的炮灰不用白不用。>
这也是周瑜将吴起和王翦调回来的第二层用意。>
当吴起和王翦进入抵达春日山城时,周瑜已经打下来半个越中国,只是又损失了七千秦协军。>
在了解到战况之后,王翦不由赞叹道:“上杉谦信不愧为东瀛军神之称,确实足够难缠啊。”>
吴起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上杉谦信死守的方式,跟武田信玄伊达政宗又不一样。>
她将全 民都发动了起来,上至七老八十,下至十岁幼童,全部参与了进来,所进行的是一场彻彻底底的人民战争。>
就算是在中原,这样的情况子也并不多见。>
曾经秦温就是这样,打退了匈奴的入侵,这才有了之后的晋军。>
而如今,哪怕是找遍整个倭国,也没有第二家势力能做到这点。>
唯有足够受民众拥护的上杉谦信,才能让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后我成了小叔的白月光
星云的彼端
剑仙重生
孤城闭(热播剧《清平乐》原著)
极恶空间
重生之小白莲的黑化之路
暴君的斩赤红之瞳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茅山之捉鬼先生
乡村万界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