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 孤城燕京(下)(1/2)
第1889章:孤城燕京(下)>
刘彻自然知道就燕京目前的局势而言,死守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可他依旧不甘心坐以待毙。>
沉默许久后,刘彻开口问道:“能否趁着苏烈和薛礼两军,尚未会师之际,出兵将苏烈的三万大局击败?”>
“陛下,燕京城内虽还有三万大军,和苏烈的兵力同等,但战力可完全不对等。>
苏烈的三万大军,从渤海一路打到燕京,连战连捷,士气极为高涨。>
反观我军,接连丢城失地,士气低迷,甚至还有三分之一是新兵。>
若是守城的话,我军尚且能与之相抗,一旦出城野战的话,则必败无疑啊。”>
霍光一脸苦涩道,他说的也是事实,毕竟战争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已经没必要在灭自家威风了,因为自家根本没有威风可灭了。>
听到这话,刘彻彻底泄了气,摆摆手,无力道:“罢了,不出城就不出城,希望鲜于辅将军,可是尽量多坚守一段时间。”>
鲜于辅自逃回燕京之后,刘彻本想重罚,但考虑到燕京城内无将,众臣又都为鲜于辅求亲,再加上李广才是渔阳方面的主将,于是就赦免了鲜于辅的战败之罪,并让其负责镇守广阳城。>
鲜于辅战败而回,不但没受到责罚,反而受到重用,镇守广阳城,这让鲜于辅更加感恩戴德,发誓为刘彻效忠誓死不降。>
“陛下,广阳城乃是仅次于燕京坚城,又有鲜于辅将军的三千守军在,想来应可坚持十天半月。”魏相说道。>
看名字就知道,广阳城曾是广阳郡的治所,并且还曾是幽州的治所。>
刘虞担任幽州牧时,幽州还没有哪座城池特别繁华,他又主要致力于处理和调节异族事务,所以位置相对偏北的广阳城则更适合作为治所城市。>
刘彻继承刘虞之位后,幽州得到了大量黄巾起义时期的流民填充,人口相对从前已经大大提高,经济商业等等方面也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广阳城的政治地位就变得尴尬起来了。>
广阳城的地利位置偏北,既不利于掌控幽州全境,也不利于商业发展,更加不利于未来南下冀州,还会受到满清铁骑的威胁……>
要是继续以广阳城为治所的话,可谓是坏处一大堆,却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刘彻果断就将治所迁移到了蓟县,也就是现在的燕京城。>
蓟县本来只是座人口近万的小县城,可刘彻早迁治之后,不但迁移大量流民扩充人口,而且先后扩建三次,翻修了城池五次,数年间就将蓟县建设成了人口二十万的大城。>
幽州地广人稀,单座城池的人口,能破三万就很难得了,而蓟县却拥有二十万口,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事。>
另外,由于满清的威胁,刘彻在建城之处就重视防御力,所以燕京还是座易守难攻之称,防御力丝毫不逊色于河北第一的邺城。>
北汉大部分的资源,都用来建城燕京,原治所广阳城自然遭到了冷落,开始渐渐衰败起来。>
不过广阳城终究曾是一州治所,基本的底蕴还是有的,起码城墙修建的非常高厚,再加上开战前还加进行固后,完全可称得上是易守难攻。>
辅以鲜于辅、鲜于银,这两员善守的老将,按理来说,拖住秦军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可残酷的现实却是……>
“报……启禀陛下,广阳城被秦军给攻占了。”>
“什么?”>
刘彻魏相等人偶读惊叫了起来,尤其是魏相,刚刚还在说能坚持半月,可转眼广阳城失守了,甚至连一天都没守住。>
这打脸速度也太快了吧。>
“广阳乃是坚城,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失守?”>
刘彻满脸的不可置否,随即破口大骂道:“废物,简直是废物。”>
刘彻本就不指望鲜于辅能守住广阳城多久,毕竟薛刚和霍光几万大军,都没守住代郡和上谷郡一个月,但起码要守住十天啊。>
有广阳城这等坚城,你鲜于辅却连一天都守不住,这已经不能用无能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废物啊!>
骂着骂着,刘彻感觉有些不对劲,鲜于辅和鲜于银兄弟,都是他亲手提拔的将领,他们的能力自己清楚,绝对不可能是无能之辈。>
一念至此,刘彻眼中闪过一道凌厉,厉声问道:“是不是鲜于辅变节投敌了?”>
言罢,刘彻眼中满是暴戾之气,恨不得立马就想把鲜于辅满门抄斩,他如此信任鲜于辅了,鲜于辅怎么可以背叛他。>
士兵则连忙解释道:“不是,鲜于辅将军并未投敌,是秦军的攻势太猛了。>
薛仁贵和吕奉先两将,都亲自参与到了攻城当中,我军将士根本挡不住这二人,这才会被秦军一日破城。>
鲜于辅鲜于银两位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古神帝
毒妇驯夫录
画墨
赠你天荒无地老
蟒生异界
史上第一宗
团宠大佬:病娇霍爷怀里求抱抱
圣书天道
极品透视医仙
红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