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孔融来投(1/2)
第1376章:孔融来投>
贾诩未经请示就先斩后奏,截杀百官嫁祸李世民一事,秦昊其实并不怎么在意,毕竟那些死了的汉臣他早晚也会收拾的,贾诩也算是提前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那次事件,秦昊真正生气的地方在于,贾诩想灭伏家都不跟自己说,差点把自己另一个大舅哥给得罪死了。>
截杀百官事件之后,就在不久前,伏羲带着神农亲自杀到晋阳来,找秦昊为他一家讨个公道。>
对此,秦昊在三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在发生,一定会力保伏家,并且严惩贾诩,这才把伏羲这位大舅哥给安抚好了。>
秦昊都还没想好怎么罚贾诩呢,结果洛阳百官那边,就又出了众臣逼宫,要皇帝封他为王的事件。>
虽说这事不一定是贾诩主主导,但要说这事里面没有贾诩的影子,秦昊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秦昊心中也不禁有些纳闷,原史中的贾诩,虽智冠天下,但却极度惜命,所以相对低调并不显山露水,怎么到了自己麾下之后,贾诩就像是解除了封印一样,各种搞事情而且还不带停顿的。>
难道是舅父这层身份给了他底气,贾诩知道只要他不越过红线,自己根本不可能,也动不了他,所以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别说,秦昊还真动不来了贾诩,之前秦昊在一次会议中说出了对贾诩不满的言论,结果当天晚上就被母亲给叫过去谈话了。>
贾玉找秦昊又说了什么呢,无非就是他们兄妹相依为命多么不容易,而贾诩对她这个妹妹又有多么的好,所以作为自己儿子秦昊一定要对舅父多担待点。>
在母亲贾玉的声情并茂之下,秦昊所有想说的话都憋了回去,笑着对母亲说,自己对舅父没有任何不满,都是下面人的谣传。>
通过这次事件秦昊也明白了,贾诩有自己老娘当靠山,除非他自己作死,否则秦昊想动也动不了他,除非不要这个温馨和谐的家了。>
当然,贾诩所做的事也都是为了秦昊好,只要别总未经请示就擅自做主这种事,秦昊当然不可能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听到主公这怨念满满的话后,刘伯温和戏志才相视一眼后,刘伯温站出道:“主公误会贾大人了,这次封王事件,并不是贾大人主导,而是子扬兄主动提出来的。”>
说着,刘伯温缓步上前,将手中的纸袋递给了秦昊。>
“刘晔?”>
秦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结果纸袋取出情报看完后,眼中不过闪过一丝思索之色,最忌嘴角不由闪过一丝满意的笑意。>
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却无视祖宗定下的铁则,主动为秦昊请求封王,这已经不及时表忠心那么简单了,这说明在秦昊和汉室之间,他因背弃了汉室而选择了秦昊。>
刘晔做出了和原史中一样的选择,这并不能说他欺师灭祖,毕竟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烂到根的大汉已经注定没救了,他们这些汉室宗亲就都必须跟大汉陪葬吗?>
既然大汉主动要被他们所取代,刘晔宁愿取代的人是秦昊。>
同样的道理,刘晔能看出这些来,荀彧自然也能看出来,但荀彧的选择却截然相反。>
这无关于道德,毕竟每个朝代的覆灭之前,都总有那么几个忠臣,在死守一个王朝的最后底线。>
“还真不是贾诩,看来这次是本公错怪他了呀。”秦昊道。>
“主公,其实这次逼宫封王也唷好处,有着这次作为铺垫下次再来的话,主公称王的阻力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刘伯温道。>
秦昊点点头,他暂时并没有称王的打算,相对于称王后的虚名,他更看重掌握在手里实打实的实力。>
等实力到达一定地步之后,到时候别说是称王了,就算是称帝,又有谁能阻止秦昊?>
“如今本公虽威望正盛,但盯着本公的人也多,他们正等着本公出错,好借此来挑毛病,此时并不是称王的好时机。”>
说着,秦昊眉头一挑,沉声道:“洛阳那边闹剧该结束了,军师,戏军师,替本公拟定奏章,送去表明态度,就说本公不称王。”>
“主公英明。”众臣齐声喝道。>
刘晔等人之所以策划这次逼宫,也不指望秦昊会因此就登上王位,不过秦昊的功劳也确实够封王了,所以这次必须要把态度给摆出来,等下次在提出来之时也就顺其自然了。>
“诸位,如今并州和河套的大局已定,本公继续留在并州已是无用,也该返回洛阳去去掌控全局了,还有为河套之战立下功劳的将士们请功了。”秦昊笑着说道。>
连秦昊的封赏也没下来,其他将领的封赏,自然也都还没下来了。>
河套之战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而这段时间内秦昊干的的事可不少,统合秦晋两军、重建河套、战死士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上鼎炉
恰与暴君共枕眠(穿书)
全能小农民
雏鹰的荣耀
天才小毒妃(热播网剧《芸汐传》原著)
闪婚厚爱:顶级老公有点酷
最强丹药系统
娱乐圈之神来医转
火影之陶之夭夭
双修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