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47章 古籍善本(1/2)

下午放学,华公社骑着自行车慢慢地溜着,“又沙又甜,又红又圆的大西瓜。”

“大爷、大妈,您看看,这西瓜解暑又解渴,买回去吧!”

华公社骑着自行车,径直向路边的西瓜摊骑过去,下了车,耳听着知了声声叫,心里那个烦躁的,感觉火烧火燎的,买个西瓜解解暑。

“咳咳……”一阵咳嗽吸引了华公社的注意力,回头循声望过去。

路边大槐树下蹲着一个带着破草帽的老人,手里举着报纸,正在往嘴倒馒头渣,估计是太干了噎得直咳嗽。

“公社你在这儿干什么?”华卫东骑着车子停在他身边,双脚支在地上,看着西瓜摊儿道,“家里有西瓜,瑶姑姑买了,她买的比咱买的好吃。”

“哦!那就算了。”华公社推着车子朝树下的男人走过去。

“喂!公社你去哪儿干什么?”华卫东追上去道。

华公社将自行车靠着墙撂着,走到男人身前,两根手指夹着一块钱,递到了老人眼前道,“给!”

男人诧异地看着眼前的钱,抬眼看着干净的小伙子。

华公社朝他努努嘴道,“嗯!”原来不是老人啊!草帽遮着他还以为是个老人呢?看年纪也就四十上下。,

“可怜我!”男人嗤笑一声道,并没有伸手接钱。

“起码能吃几顿饱饭吧!”华公社讪讪一笑道,“拿着吧!”

满脸灰扑扑地男人伸手接过华公社手里的钱,塞进兜里。

好理直气壮,华公社弯腰双手抚膝,好笑地说道,“我说您怎么连句谢谢都没有。”

“我说公社,还磨叽什么?赶紧走吧!西瓜在井水里冰着,现在切开肯定好吃。”华卫东催促道。

“等着啊!”男人将手里的报纸一团塞进脚下的麻袋里,“我破烂王向来不欠人家。”从另一个麻袋里倒出几本书,蓝皮线装,递给华公社。

华公社蹲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书皮《太平广记》,急忙忙翻开下一本书,《古住不是吗?”

“哈哈……”华珺瑶浅浅一笑道,“说的也是,男女关系就是那么奇怪。”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王八瞅绿豆,对眼儿。

人未到,声先到,“姑姑,姑姑。”华公社激动地跑进厨房。

华珺瑶扭过头来道,“听你的声音,看你这兴奋劲儿,又见到宝贝了,还藏背后干什么?”

“当当当……”华公社从背后将书拿出来道,“姑姑,掌掌眼。”

“甘叔!”华公社看着甘良生道。

“来了,坐。”甘良生指着空凳子道。

华公社坐了下来,“静姝姑姑做饭呢?”

“嗯!”夏静姝扭过身子来,“留下来吃饭吧!”

“不了,家里给做着呢?”华公社看向甘良生道,“甘叔还会下棋啊!”

“何止回下,水平很高哦!”华珺瑶头也不抬地说道,目光始终落在书上。

华公社视线转回来,眉飞色舞看着华珺瑶道,“怎么样?姑姑,宝贝吧!”

华珺瑶接过他手里的书道,“都是古籍,可惜都是残本。不过品相还算完好,收着吧!说不定其他的时候就能收到其他的本子呢!”

古籍善本,清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而收藏的古籍善本,则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

中国书籍比较早的刻本,现在能够见到的大概是北宋时期。故而收藏界历来有着“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俗话说“纸贵千年”,纸质书本长久无损地保存下来,并非易事。加之朝代更迭引的战乱,能否“完璧”更是难测。古代有很多珍贵的书籍,都在战乱中被毁掉了。因而,能够流传有序的书籍更是难能可贵。

像她手中的《古文喈凤》是清朝中期汪基(敬堂)编著,共八册。汇集中国从春秋到明代各朝美文,流传广泛,被多次翻印。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是古代人民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汇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思路。与《古文观止》不同,《古文喈凤》选编的文章都集优美和内涵于一身,宛若名曲汇集一同演奏,让人爱不释手。

到了后世,《古文喈凤》的内容称为文学界重要的研究文献,而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更成为收藏家竞相珍藏的文物。

华珺瑶笑眯眯地看着他道,“这下子,心里舒服了吧!被军官佩剑气的,气消了吧!”

“是啊!瞬间就复活了。”华公社傻笑道。

华公社唏嘘道,“真是糟蹋了多少好东西啊!现在想想真是混账!”一脸的可惜。

“行了,赶紧收好了,好好保存。”华珺瑶将书还给他道,说着起身去洗了洗手。

“那我回去了,姑姑。”华公社说道,目光又落在甘良生和夏静姝身上道,“静姝姑姑、甘叔,我走了啊!”

“慢走,不送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迷雾惊天 自在的美利坚田园生活 幕后 超级兵王 末世重生:异能无限开发 林中之马的魔王 摄政王的小祖宗又美又飒 晚安,诡眼娇妻 冷战三年,她提离婚他却红了眼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