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往事(1/2)
<是被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
爹华老实在战乱年代被鬼子抓壮丁,抓到了煤矿,强迫他挖煤那是九死一生,后来被路军救出来后,那就成了铁杆的拥护者,为此拿起了枪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战
解放后因功负伤复员回家务农,每个月有抚恤金拿
娘年菊瑛不是梨树沟本地人,家在江浙一带,当年常常利用年龄小不大受人注意的优势,与哥哥一起负责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消息数年下来,那一带一提起他们家,远远近近的人对他们支持红军的事情几乎无人不晓
给红军洗衣、做饭、打草鞋,做军鞋、做军衣、交公粮、照料伤病员,年菊瑛把这些事看得比自己家里的事更重要
就是人人都知晓,后来家被国民党给烧了,哥哥被抓了壮丁,从此失去消息什么都没了,她把心一横,孤身一人的她则北上辗转找到了组织,后来则嫁给了加入路军的爹
在梨树沟安家落户,成为村妇救会的主任,负责组织村民开展支前活动送给养、纳鞋底、钉扣子、埋地雷……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解放后,爹担任大队会计,娘是清河镇现在应该叫向阳公社的妇联委员,梨树沟的妇女主任,有工资拿的,虽然不多,但却有福利
在梨树沟华老实家那是根正苗红的红色家庭,响当当的人物,没人敢惹的
尤其华姓在梨树沟是大姓,七连扯的都是本家亲戚在农村,这就意味着人多力量大,不会像单门独户的人家容易被欺负
&*&
华老实和年菊瑛年轻的时候一个跟着队伍打游击,一个支前,转战大半个国,所以见识自是不一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生养了五个孩子,却只活下来三个,所以大哥、二哥的名字取意松鹤延年
大哥华鹤年初毕业,梨树沟队生产小队长之一与大嫂何秀娥育有三个儿子,三个侄子华承进o岁,华承晔7岁,华承泽3岁
二哥华松年考上了大学,第二军医大,毕业后在离这里不太远的省军区医院里的担任外科大夫,与二嫂柳金枝育有一个儿子华承志5岁,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而华珺瑶今年十岁,她也想像二哥一样,考大学,跳出农门高毕业,正巧赶上那场运动,唯一的机会没有了
由于大男子主义父亲的高压政策被拘在家里所以轰轰烈烈的大串联没能参加,是她一辈子的遗憾!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复课后成了向阳公社小学的小学教员
在这个家里,华老实那就是皇帝,说一不二的,作为儿女,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没有反对的权利
现在来看姜还是老的辣,*革是从学校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动*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色小将们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小将们做出处理
运动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ooo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所以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也就消除了小将们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
也许在父亲的淫*威之下,乖巧老实听话的度过了十年的华珺瑶,遇到了下乡来的知青付清生,着了魔,强烈的反弹,死活都要嫁给他,头一次跪下请求爹答应他们的婚事,给他轻省的活计,被爹断然拒绝之后,甚至把她爹给自己争取来的工农兵大学指标给了那个渣男
工农兵大学指标,每年一个县里才十来个指标,多少个村挤破脑袋都拿不到一个
梨树沟才有一个名额,经过村里激烈的竞争,才落到了华珺瑶的头上
然而等她爹知道后,已经晚了,匆忙之间给两人办了喜酒,定下了名分
付清生上大学走后,每每捧着他来的信,华珺瑶是美的心里冒泡,他在信里描绘着他们未来的生活,不经意间说着自己生活的艰苦、食堂的饭食有多么的难吃
那时的自己真是傻呀!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粮票寄给他,自己却省吃俭用的
先开始信件很勤,一星期一封,信的内容也很多,渐渐的信件越来越少,一个月、两个月一封,却总是要钱、要粮票,甚至布票……
华珺瑶不是没有怀疑过,但是他总是以课业忙为由,让她不得不相信
随着冬天的脚步临近,村民们热情的总是询问,你家男人什么时候回来啊!该办事了吧!
最终一封信里写着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对象上大学半年后,就抛弃了她了
最令她无法忍受的是明明是她自作主张,把大学指标让给了他却成了这指标是大队给他的,而她爹为了把她嫁给他,拿着指标要挟他
想上大学必须以娶她华珺瑶为代价
受不了这一刺激的华珺瑶自杀,被救后的她,所谓的爱情没了,还被他给彻底的羞辱一番
拼死反抗爹,却换来了这种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
斗罗:手动增加魂环年限
强制宠婚
大谋神
第三重人格
龙门诀
宠妃策
神医巫女:三嫁皇叔
逆天腹黑狂女:凤惊苍穹
末世之国色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