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节 大明的铁甲舰(1/2)

第四百一十一节大明的铁甲舰

朱敬伦明白为什么陈芝廷这几天这么姻亲了,原来是埃里森主持建造的大明第一艘全钢铁甲舰终于要完工了,朱敬伦就是选定这艘船作为他的座舰,这艘船什么时候完工,他们什么时候就去法国。~~

陈芝廷希望能留住朱敬伦,所以这几天拼命的向朱敬伦表示国事的艰难程度。

法国人希望朱敬伦能在明年去参加巴黎世博会,朱敬伦就定下称作这艘铁甲舰的决定,让西方人知道大明自己能够生产铁甲舰,这也算是一种震慑,或者说是弱者的保护色。

之所以决定做这艘船,也是知道这艘船能够及时下水,但事实上已经晚了很多了,原计划是十月份下水的,但是出现了工期问题,埃里森临时修改了一些设计,才得以继续顺利施工。

可以说这艘船在修建过程中充满了一些变数,首先是经费的问题,埃里森原定的经费是一百万两,但是最终已经花费了三百万两才建造完成,大明政府为这第一艘铁甲舰可是交够了沉重的学费。

而且动用了相当多的力量,埃里森刚刚答应修建这艘船的时候,也低估了新技术转化的难度,他一开始觉得大明兵工厂的设备是很不错的,跟美国的工厂也差不多。但是除了英国之外,这艘船就是无敌的存在。

而且在大炮设计上,埃里森给这艘铁甲舰安装了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好的大炮,当然是在兵工厂生产的,一共两座炮台上,都是110口径的前装线膛巨炮,当然比英国人的110口径的后装线膛炮在技术上有所不如,可后装炮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能生产,这么大口径的,就更是生产不出来,也只能用前装炮凑数了。

事实上,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技术也不够成熟,历史上在70年代后,英军又全部换装成了前膛大炮,真正让后装线膛炮走向成熟的,还是德国人技术的崛起,是克虏伯将后装炮的技术带到成熟的,但那也是四年后的事情了,普法战争才让德国大炮一战扬名。

几天之后朱敬伦真的参加了铁甲舰的试航仪式,观看了铁甲舰的试航以及轰击表演,尽管建造过程充满艰辛,但是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朱敬伦表扬了工作人员的努力,让兵工厂拨出十万两银子,给参与铁甲舰建造的上千工人发下红包。

参观铁甲舰演示的,可不只有朱敬伦,工部尚也来了,一些西方外交人员也来了。

那些小国的公使还好,可是英法两国的代表脸色就不太好看,英国人对海军一向敏感,大明已经装备了三百艘美国内战时期建造的军舰,已经是东方第一大海上势力,现在还拥有了铁甲舰的建造能力,英国想要在东方以后横行无忌恐怕有难度了,英国公使还认为,之所以之前英国在鴉片和苦力贸易上妥协,不仅仅是大明做出了相应的让步,他们认为大明海军力量的快速提升是最关键的原因。

而法国人心态十分复杂,尤其是法国国内目前对建造铁甲舰态度还很矛盾,很多人都不喜欢这种浮在水面上的铁壳子,他们的海军思想始终落后海峡对面的邻居一步,而东方的大明已经建造装备了第一艘铁甲舰,而且是全铁质战舰,如果这是未来的技术的话,法国已经落后了。

他们还知道这艘战舰会第一个开到法国去,载着大明皇帝参加巴黎世博会,仅仅是在大明国内,他们就已经这么不舒服,不知道这艘船到了法国,会在法国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呢。

在铁甲舰试航仪式上,朱敬伦还意外的看到了一个客人曾国藩。

去年跟清廷的谈判中,大明一开始提出的要求是,让清廷解散湘军。

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清廷既不敢,也不能解散湘军。

解散了湘军,不提大明的力量,光是太平天国他们都顶不住,一旦湘军裁撤,太平天国立刻就泛滥到长江上游,更有可能的是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北伐,北方的八旗和绿营连山东一带的捻军都对不了,更不用说跟太平军战斗了。所以说就是打死清廷,奕欣这些人也不敢现在就把湘军解散了。

另一方面,就算他们敢解散湘军,可他们也要有这个能力,湘军可不是正规军,这是地方武装,说直白点这是曾家的私人武装,湘军将兵是听曾国藩的,不听清廷的,湘军的军饷主要都是来自于曾国藩从各方筹措到的,当然清廷对湘军还是有一定的制约能力的,比如来自各省的协饷都是清廷许可的。

但这样的军队,你让他帮你的时候可以,可你说解散他,曾国藩未必都压制的住那些骄兵罕见,后世所谓中兴将帅十九湖湘,这可不是一句夸张的话,湘军中培养出了晚清时期大多数的将领,这些人一旦觉得被清廷抛弃,他们造反的话,清廷完全挡不住。

所以解散湘军其实是难为人的一件事,是拿来做让步的,经过反复的谈判之后,大明提出,不解散湘军也好,但是为了保证湘军不与大明为敌,曾国藩必须到大明客居。

清廷控制不住湘军,怎么敢将湘军的统帅交给大明当人质,不提其中的名声好坏,关键是湘军的骄兵罕见不好惹,但最后没想到曾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腹黑皇子,宠妻上瘾 神医毒后,极品大小姐 我是废土巨人 重生逍遥道 网游之完美的世界 纯禽总裁,轻一点 超神玩家 万能空间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 仙途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