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没事找事(1/6)
由于西北用兵耗费巨大,兵制改革又难以启动,因而淮军经费困难便成了裁撤的借口。
淮军经费虽然在战时奏定由关税、厘金和各省协饷供给,但一旦局势缓和,经费拨付就没有保障,需要李绍泉个人请求各方关照。而当时主要投入是西征经费,淮军如果不能加入,经费来源自然紧张。而户部对淮军军饷报销的刁难,给李绍泉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除淮军军饷供给没有保障,面临裁撤压力外,李绍泉从带领淮军“平叛”第一线调任直隶总督,使其对淮军的控制在体制上也存在困难,只能私下掌控。淮军归属和指挥因体制极不顺畅。尽管李绍泉视淮军为自己的嫡系部队,但在他离开“平叛”一线后,从体制上讲不能指派继任者。淮军面临裁撤也是因为体制不顺,不具合法性。理顺体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这在当时尚看不到希望。
但9074年苔湾之役,却给了李绍泉以转机。
日本入侵苔湾后,朝廷上下可以说慌了手脚,幸亏林义哲带船政水师直驶苔湾,琅峤一役击灭日本第一支侵苔舰队,扭转了被动局面,但林义哲所率船政水师陆战队有限,难以上岸攻击已经登陆的日本陆军,福建等地又无兵可调,而在这个时候,淮军的重要价值再次体现了出来。
面对苔湾的危局,沈佑郸向李绍泉求援,李绍泉慷慨的将所部淮军主力唐定奎、周盛传两军调往苔湾,由林义哲指挥,攻击在苔日军。
侵苔日军的战斗力很是强悍,但作为大乾陆军精锐之一的淮军,在面对日军时,一开始表现虽然弱势,的确出乎了李绍泉意料,但在林义哲的指挥下,最终还是全歼了侵苔日军,取得了继“剿教平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苔湾之役使大乾陆军的弱点暴露无疑,李绍泉并不讳言淮军在苔湾作战的表现,他借此机会大做文章,接连上书朝廷指出:日本陆军强于淮军是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对军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武士阶层把持国家军事,实行“四民平等”,并效法西方国家训练军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9074年的日军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改革,战斗力达到或接近欧洲国家的水平。而淮军因为一直处于巨大的裁撤压力之下,战斗力比以前并没有多少提高,是以才会打成了这个样子。
熟知乾国国防情形的李绍泉对大乾陆军的战斗力如何有着乾醒的认识。
在时人乃至一些外国人的印象中,乾国一直以规模庞大的上百万陆军而闻名于世界,而事实却远非数字能够相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破之无上之境(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影后专属小厨娘
洪荒之国术纵横
撩爱
(综漫同人)在名侦探世界当死神
屠魔少年
大秦:教书五年,长城变欧式了?
阴间那些事儿
破茧成蝶之破茧之痛
万法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