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2/3)
他的好奇之问本无恶意,但是让本来心里就怀有芥蒂的吴宗听得很不舒服,似乎在鄙视他们的贡品。程颐见状忙说道:“殿下,这些都是产自贺兰山的珍贵药材和兽皮,在中原可是有黄金也觅不到的。”
“是吗?”赵颢看了看这些东西,对程颐的话将信将疑。
吴宗冷笑道:“中原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敝国的礼品当然不能入殿下的法眼。还请殿下笑纳。”他的话无疑是表露出了极大的不满。
赵颢笑了笑道:“那就请使臣大人回去谢谢你们的国君。”然后就让人把礼品拿了下去。
吴宗职责所在,就算心中不满也不能误了正是。他拿出了国书,递给司礼大臣,让他递交给吴王。然后就口述起国书的上内容来。赵颢接过国书翻开一看,只见开头都是一些歪歪扭扭的异族文字,然后才是汉字的翻译。大段大段的官方文字让赵颢看得眼花,再加上吴宗的口述,赵颢开始不耐烦起来。吴宗还没有口述完他就合上了国书,赵颢此举让吴宗的口述停顿了一下,但他还是继续将国书宣读完毕。然后他说道:“殿下,这就是敝国国君上呈贵国皇帝陛下的国书,希望贵国皇帝陛下能认真考量国书中的意见......”
还不等吴宗说完,赵颢就说道:“吴使节请放心,我一定会将国书上呈给父皇的。嗯......那今天的召见就到这里了,等我父皇康复后会再找时间召见你们的。”
此话一出,朝臣们都不禁冒出了冷汗。赵颢的态度简直是糟透了,再看吴宗的脸色铁青,不过换了是谁都会这样。赵颢匆匆退了朝,刚下大殿,他就长长的舒了口气,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还好早早结束了,闷死我了!”他正要往后宫去,刚走了几步就自语道:“对了,他们的衣着这么奇怪,若是让父皇看到肯定像我一样吓一跳!”他回头对小太监道:“你去准备几件上好的衣服,送去给那夏国使节,就说是我赐的。”小太监抬头看了看他,显得有些为难。赵颢骂道:“还不快去?父皇旧患未愈,让他看到如此粗俗的人怎么行?”
程颐赶上正往驿站去的吴宗,老远就唤道:“使节大人,请留步。”
吴宗回头看了看他,道:“哦,是程大人。有事吗?”
程颐歉意地说道:“大人,我们小王爷年纪轻,没有什么处政的经验,而且这次是临时受命。若有什么怠慢之处,还请大人原谅。”
吴宗笑了笑道:“小王爷看上去也有十 岁,在我们那里这么大的男子早已承担了家国大任。”他看了看程颐道:“不过可能贵国富庶安宁,男子们都不用太过忧心国事家事。”
“呵呵~~”程颐陪笑道:“使节大人说笑了,不如今晚由老夫带大人看看晚上的开封,领略一下我朝的一些风俗,如何?”
吴宗笑着摇了摇头道:“多谢程大人的好意。我看还是不用了,因为在下已经决定明日一早就回去,恐怕无暇领略贵国的风土人情了。”
“可......可是陛下还没有召见你们哪!”程颐忙道。
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个小太监,手里捧着几件丝绸衣衫走了过来。“使节大人,这是王爷殿下赐给大人的。王爷说希望下次使节大人朝见皇上的时候能改穿这个。”
程颐见状立刻骂道:“混帐东西!在此胡诌什么?还不快滚!”
“慢着。”只见吴宗伸手接过了衣衫,笑道:“有劳小公公替在下转达对小王爷的谢意。”然后他转向程颐道:“请程大人转告贵国皇帝陛下,就说在下有要事,先回国了。”说着就带着随从头也不回的走了。
孙廷敬从朝中回来,心情沉重地摘下朝帽往椅子上一坐。刚才对夏国使节的召见让他忧心忡忡,他知道这次吴王可犯了大错。本来辽国就已经让大宋难以应付,好不容易因为辽国内讧而平息了一段时间,接着又发生了四川蜀地的匪乱,朝廷正在尽力应对,现在又出现了慢待夏国使节的事情,看来将来夏国也将会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虽然夏国是新兴之国,但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
饭后,孙廷敬就把四个儿子叫进了书房,把今天朝见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听了父亲的话,孙季杰第一个叫了起来:“天哪!小王爷怎么能这样啊?这不是得罪了夏国使节吗?”
孙叔豪冷冷一笑道:“哼!意料之中。他能做出什么好事来?”
“叔豪,不要乱说话!”孙廷敬不容许儿子对皇子表示出不敬。
孙仲雄皱了皱眉道:“小王爷向来任性,根本还不够火候来处理如此大的事情。但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皇上明明了解,还要让他代替召见使节。”仲雄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出现,英宗才会如此不理智的草率做出决定,铸成大错。
孙伯英叹道:“虽然小王爷这个样子,但他毕竟是皇上的儿子,可能皇上就是想锻炼小王爷,准备让他......”后面的话伯英不敢想象,如果将来国家交到赵颢手中......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孙廷敬说道:“你们不要想这么多,做好自己的本分!就算将来有什么事情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神器之青龙剑
宋末之乱臣贼子
一劫成婚,冷少别霸道
灭世成神
从寒假开始,我成投资之神
长风万里踏歌行
全球妖变
千古一帝在花都
医路高升
仙尊归来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