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世事无常遇双怪 密林深处救佳人(3/5)

的树枝并非握在手中,而是已洞穿手掌,带血的树枝犹自在手掌上颤抖。带起的皮肉,嘀嗒嘀嗒地滴着鲜血。双怪痛彻心肺,冷汗直流。

大怪忍住疼痛,怪眼怒睁,大声喝道:“何方鼠辈,竟敢叨扰你家大爷的好事!”

“人不人鬼不鬼的狗东西,光天化日之下,便公然做此卑劣之事,楚某瞧不惯,便管上一管!”话落,楚天从密林后缓缓转出,面上长长的伤疤轻轻抽搐。

提起双怪,江湖中鲜有不知者。凉山双怪乃是凉山老怪之徒。

凉山老怪七十年前出道江湖,武功冠绝天下,凭借幽冥神功和八式幽冥神掌打遍天下无敌手。死伤其手下的江湖武林高手不计其数,江湖中人闻风丧胆,望风披靡。老怪生性*,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遭其虐杀。终至天怒人怨,激起公愤,江湖愤而群起剿杀。但终因凉山老怪奸猾诡诈,手段毒辣,数次逃出生天。

约在六十年前,凉山老怪在九华山深谷,遇到江湖上已成名的年轻一代绝顶高手“九阳真君”漱石子。二人俱是年轻气盛,一个是正道翘楚,一个嗜杀成性,最后以性命相约,如九阳真君失败则自绝,老怪失利则永生退出中原武林,不得再出凉山半步。

俩人在九华山谷大战五天五夜,最后双双精疲力竭,耗损甚巨,不得不以内力相拼,九阳真君胜得极其勉强和侥幸,但凉山老怪却一言九鼎,从此退出江湖。因此,天下才安宁数年。直至十年后“搜魂书生”沈寒冰出道,再次将天下搅得腥风血雨。

九阳真君漱石子亦因同凉山老怪一战,更是如日中天,江湖中人无不敬仰。三十年前,搜魂书生被被毙并葬身深渊后,天下武林天平。漱石子被天下第一神算“无相神卜”卜无奇排入武林谱,列为天下“一圣三奇”中人。

“一圣三奇”在江湖中声名显赫。被当今天下共尊为武林泰山北斗,能得见“一圣三奇”之面,是江湖中人莫大的荣幸。只是“一圣三奇”飘忽不定,寻常之人已很难见到。

一圣:“达摩圣手”木真子。木真子少年时遁入空门,在少林为僧,后不知何故还俗返出少林。木真子达摩金刚真气已至化境,一生飘忽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江湖上也只有寥寥数人见过木真子庐山真面目。因此,木真子在江湖传言之中更加神秘,几被奉为天人。

三奇中第一奇人为“空空上人”段云。五十年前成名于江湖,一身迷踪幻影轻功独步天下。善喜弄人,嗜酒如命,有时善恶不分,行踪不定,酒楼茶肆,官宦富家后院,甚或青楼闹市俱是空空上人屡屡光顾之所在。随身兵器乃是一双银箸,吃酒吃菜,摸东摸西,甚是灵便。

第二奇人为“九阳真君”漱石子。漱石子一身九阳神功,刚猛无俦。性格直爽,嫉恶如仇,无拘无束。

第三奇人为“剑仙”华无双。三十六路飘渺剑法,独步武林,天下无双,一生未遇敌手。卜无奇本想将其列为剑圣,但与“达摩圣手”木真子相冲,便只好称作“剑仙”。

“一圣三奇”早已不履江湖,江湖中人但凡论起“一圣三奇”之际,已渐趋作为传说,可见敬仰的程度。

凉山双怪四十年前违背师训,偷偷下山出道江湖,亦是承其师尊衣钵,*十足。被双怪奸*杀的良家女子亦是不知凡几。二十年前,江湖武林同气联手,欲擒杀二人。却几次被二人逃脱。近二十年来,江湖上已少有二怪讯息,不料,却于此地被楚天撞到。

楚天面目阴贽,寒冷如霜,英俊而诡异。周身散发出森森杀气,令人不寒而栗。双怪俱都感到杀气及体,不由得后退两步。

双怪武功亦是不弱,方才被楚天以树枝贯穿手掌,也是*熏心,不及提防。大怪面目阴晴不定,思考着如何进退。口中问道:“你这小贼,何方鼠辈,胆敢管我凉山双怪的好事!”

“‘凉山双怪’之名楚某从未听闻,想必也是猪狗不如、恃强凌弱的无名鼠辈!”楚天眼望天空,悠然抱手而立,全然是一幅不屑神情。

此际,白衣女子心神稍微安定,见有人出头,不禁喜从天降,精神一泄,便颓然坐在地上,酥胸剧烈起伏,不住地*。

待看到楚天面容之际,那女子不由看得一阵惊颤。这人好生奇怪!鼻直口方,剑眉斜飞入鬓,目如朗星,皮肤黝黑,健硕挺拔,一道贯穿面目的伤疤,诡谲异常,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感觉。正气、邪气、温情、暴戾混杂在一起。

女子心神不定,忐忑不安,不知楚天是否只为解救自己而来。但与方才被双怪戏弄相比,又略感宽慰:如不是这神秘诡异的年轻人现身,说不得现在早成了双怪手中的玩物,女子既感激又心悸不已。

楚天慢慢踱至女子身边,冷冷地道:“相烦到林边歇息等候,此地非你逗留之处!”森冷的语气既无关爱又无怜悯,冷冰冰地不带一丝生气。

女子内心刚刚泛起的感激之情,亦被楚天冷冷的话语泼个透心凉。顿时,委屈有之,尴尬有之,一时错杂酸楚!尽管内心凄苦万分,面临尚未知晓的结局,亦是极其无奈地强忍着疼痛和创伤踉跄地躲在一旁,满含凄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护花大国士 步步惊华 穿越异世之三世情缘 认亲后,真少爷杀疯了 极品高手 请叫我邪灵道人 凤鸣九天之邪女倾城 独家占有:老公大人不好惹 万剑神尊 射程之内遍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