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 御天1(1/2)

御天城。

皇宫。

执掌天下的皇帝宗延德并未坐在神明殿那把高高在上的黄金座椅上,他站在洪恩殿的南阁里。

皇城三大殿分别是神明垂光和无极。神明殿是皇帝与百官上朝议事的所在,垂光殿是有专折奏事的臣工单独与皇帝商讨事务的地方,无极殿是皇帝的寝宫。

洪恩殿只是偏殿,在无极殿东北,是皇帝面见自己心腹之臣的地方。

洪恩殿的南阁之中挂着一幅巨大地图

地图东起沧波之海,西至雾藏之山,北及寂云山与眠霜城,东北方有寒武山脉和赤象平原,南方包括双月诸帮。图上不仅详细绘出各地山川河流林木矿藏,还以旗帜表明所驻兵马之数。

戚国尚黑,皇帝穿着一身黑色长袍,正站在这幅地图之前。长袍并不华丽,只有领口袖口和腰带边缘的金丝显示出帝王之尊。

皇帝今年四十九岁,御宇已有三十六年,依然没有一根白发。

宗氏以骑射立国,素有尚武之风,皇子皇孙中名将辈出,戚国两代开国雄主不但武艺高强,秘术造诣也非比寻常。宗延德为皇子时曾在赤霄山修习雷法,武艺法术虽然不比两位开国先祖,也远超常人,加之保养得法,虽然国事繁重,依然精神抖擞。

皇帝正出神地望着地图的西北角。

西北角上有三处要地:云笈天师所在的赤霄山赤霄山麓的玉州首府羽城和北方边境上的霖骑第一卫。

霖骑五卫八十万人,第一卫统帅昭王麾下有精兵十八万,居戚国八个藩镇之首。

想起这个英武不凡的弟弟,皇帝的双眉渐渐收紧。

皇帝身后跪伏着一个身着紫色三品武官服饰的精干年轻人。

退之,皇帝轻唤跪着的年轻人,并没有叫他的职位而是直呼他的名字,口气不像君王对臣子,倒像长辈对晚辈:自家人,起来话。

宗退之直起上身,露出胸前的圆形黑色猛虎图案。他并未起身,而是恭声道:臣不敢。

宗退之是昭王第三子,神光十六年生。神光十七年,皇帝任昭王为霖骑第一卫统帅,封从一品龙宿将军衔,授玄龙甲印。昭王赴任时带走了长子宗思进次子宗思先,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宗退之指定为昭王世子,留在京城为质。宗思进与宗思先先后于神光三十三年受封正四品前将军衔,成为领军之将,宗退之则始终在太学读书。

昭王与思进思先并不知道,宗退之已经于神光三十二年入巡检司任从四品巡检校尉。

巡检校尉隶属于御前亲军巡护检校司。

御前亲军巡护检校司,简称巡检司,巡检司内各阶校尉都尉持天子令牌代天子巡视天下,长官巡检都司只是正三品官员,但却不受各阶武官员节制,直接听命于皇帝。

宗退之在进入巡检司四年之内连升两级,任从三品紫衣巡检,为天子查探四方。宗退之负责侦察的对象,正是自己父亲统领的霖骑一卫和自己的父亲兄长。

宗退之的谦恭让皇帝紧蹙的眉头稍微舒展。

今日镇国将军府报,鬼兵已经跨过黄泉森林出现在西箭极原上,你父亲是在前线统领一军的主将,却出现在天府原以南千里之外的碎月津,皇帝似是漫不经心地缓缓道来:主帅擅离职守,是要开刀问斩的。你确定在碎月津看到的是你父亲?

跪在地上的宗退之面不改色道:臣并非在碎月津看到昭王,而是在御仙山西,青锋河畔。彭如泰都尉命微臣星夜进宫面圣报告此事,他本人跟踪昭王人马继续南下。因此,臣虽不敢断定昭王此行前往何处,但他确实离开了天府原上霖骑一卫的驻地。

皇帝背负双手在地图前缓慢地踱步,悠然道:我戚国虽然尚武,却是以德立国的礼仪之邦。百善孝为先,子告父,是不孝。

皇帝完盯着宗退之的眼睛。

皇帝的目光温纯仁厚,如古井之水,风波不动,宗退之却视之如熊熊烈火,烟炎高涨不可逼视,赶忙低头,匍匐于地,恭声道:天地大伦,君臣父子,君主,为万民之父。昭王擅离职守背叛君命,是不忠,亦是不孝。微臣奉君命查探昭王行踪,据实禀报是忠,忠于君父乃天地之至孝,陛下明鉴。

皇帝微微一笑,轻轻捋着飘逸的长髯,温声道:你在太学的书经没有白读。不错,不错。

皇帝脸上虽然并没有欣喜之意,但一连讲了两个不错,声音中透着几分嘉许。

武相济方是治国良才,皇帝继续道:朕和戚国都需要这样的良才。

宗退之再次抬起头,目光与皇帝的金丝腰带持平,并没有谢恩,而是等皇帝继续下去。

听宇师父,你武功不错。在太学应该也学了一些治国之道,皇帝顿了顿,接着道:朕,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昭王上书,请在霖骑第一卫驻地设军械监,当准还是不当准呢?

巡检校尉向来只负责查探,并不参与政事。尚书台下各部和七州一府的官员几十万,绝大部分官员的奏折都只能经过尚书台审阅修改后才能上达天听,专折奏事的官员屈指可数。而有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复仇萌妻哪里逃 噬天神王 我,敕封万物 张凡王莎 特种兵痞在校园 家族修真之路 苟在明末当宗室 焚天 偷心圣手 周姿江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