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雷甲1(1/2)
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荫子满枝。
赵定方故意把杜牧这首《叹花》背得极慢,尽量显得这首诗不是从另一个世界的先贤处抄来,而是自己信手拈来,出口成诵。
赵定方得意道:此诗比武兄那首《我乃红尘一行者》如何?
我看不怎么样武司辰摇头晃脑道:依愚兄之见,这个行的隐喻之法呢便如同女人穿衣,应当是春薄冬厚,内乱外整。
明日便是演武大会,赵定方与赢连横武司辰二人皆无心养气练剑,便跑到定云峰下的林间闲聊。
武司辰御剑天赋极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丝毫没将明日演武放在心上,与赵定方谈起诗词来兴致勃勃。
这个诗词歌赋乃是男女怡情之物,两位兄弟想想看武司辰坏笑道:那男女在何时何地最是怡情?当然是月上枝头,红烛照脸时,此时的女子,你穿的是薄还是厚,是乱还是整呢?所以,你的诗采寓意皆在我之上,但也差在藏得太深,穿的太整齐。‘落叶成阴子满枝’,岂如我的‘乍泄春光共下流’热情奔放。你想,当春意正浓,天干物燥之时,你与美人花前月下,正宜开门见山中宫直进,方能旗开得胜,大功告成啊。你诗意如此晦涩,七拐八绕,如何使人动心?
武司辰振振有词,在一旁的赢连横也默默点头。
杜牧的诗比与之齐名的李商隐不知要明白多少倍,赵定方没想到这在武司辰和赢连横看来也算晦涩。更何况杜牧这首诗虽然与儿女之情有关,得却是一个遗憾的故事:人生初见时女方太只有十余岁,杜牧许诺十年后来娶。结果大诗人爽约,再见佳人时,佳人已经嫁为人妇并生子。赵定方以为以杜的诗才足以在此世问鼎天下,只是想藉此打击一下武司辰胡诌诗歌的兴头,没想到反倒让他批评了一番,心中叹息不已:原来只道诗词在这个世界式微,被兵书剑法与商贾之道踩在下面,却没想到低到这种程度:笔高超,寓意深刻全是无用,从头到尾,从内到外都只能供打情骂俏之用。
哎,我看,倒是有可能另有缘由一旁的赢连横忽道:铁痴这首诗,恐怕装的不是儿女私情,而是男儿壮志呢。
赢连横的话倒是出乎赵定方的意料。
另一个世界之中,千百年来,各路人马对古诗词的寓意进行过无数次解读,左右横竖绕不开一个政治抱负: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种种愁绪终归都是因为没做成大官,埋怨皇帝不识才不爱才不惜才。
这种语老师们达成的共识令赵定方深受其苦,他总是从那些哀婉幽怨的字里行间看到儿女之情,而不是古人的政治抱负,每每考试丢分。
赵定方不禁愤愤然想到:大概什么样的心,便看到什么样的景。那些语老师一定就是怨自己没有做成大官,完成大事,怨天公不识才不爱才不惜才,他们从每一首缠绵悱恻的诗词中都能看到壮志难酬的自己。
杜牧这首《叹花》,纵然在那个惯于从政治抱负角度解读诗歌的世界中,也没几个人把这首诗往政治抱负上靠,而在这个诗词末世,一个对诗词毫无兴趣的少年居然提出这个法,实在令赵定方吃惊。
不错赵定方顺口胡诌道:连横知我。我想的是,时不我与,斯世纵然硕果累累,却没有一颗为我果腹,恨呐恨!
赵定方得没有底气,故意用拳头在胸口上敲,以示悲愤,结果用力过猛,敲了两下便咳嗽起来。
其实..赵定方见赢连横若有所思,正想解释自己在开玩笑,却听武司辰道:停!有杀气!
赵定方和赢连横闻言立刻停下脚步,手按剑柄。
不要话武司辰神神秘秘道:慢慢扭头,看左边。
赵定方依言慢慢扭头,向左看,一块大青石上坐着一个一身紫色的少女,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赵定方。
果然有杀气赢连横在一旁附和道:兄弟们帮不了你了,你快上,我们等你好消息。
在赢连横和武司辰眼中,赵紫烟是个不善言语的丞相之女,性情恬静,容貌甜美,实在是人生伴侣的不二之选。
非礼勿视赵定方目视前方道:我们走吧,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没想到武司辰和赢连横联手拦在前面,武司辰道:愚兄以为,你此时离去,有三不可。
赵定方抱着肩道:愿闻其详。
武司辰道:佳人美景,不可辜负。此乃其一。
赵定方道:此地景色尚可,但她不是我心中的佳人。
还有第二个不可赢连横道:过眼云烟,不可不忘。
赵定方皱眉道:此话怎讲?
赢连横叹了口气道:我虽不常在御天城中走动,却也知慕容姑娘心仪的人是羽林卫中的一位将军,痴情拳拳,矢志不渝。她几次三番助你,应是为了公义而非私情。这样的女人不做过眼云烟看,你不是痴,是白痴。
赵定方虽对慕容菱还有好感,但已经释怀,遗忘与否并不重要。
他点点头道:还有第三个不可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河彼岸
气御千年
晋女风华
鹰眼神探
春江花月
重生之豪门影后
[综]太虚剑意
霸道校草原谅我
都市之我是武神
神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