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明枪1(1/2)

戚国驰道始建于圣祖玄初四十五年,原本只是连接当时的京城定天和西方三个大城锦官昆吾禄城,将京城的兵马锦官的粮草和昆吾的军械快速运至禄城,以加速剿灭神族之战的最后胜利。

经过宗氏一千多年的经营,戚国境内驰道超过十万里。

驰道分主路辅路两种,主路宽五六十步,辅路宽三四十步,皆以黄土夯实。

各州府县皆有专户负责驰道维护,朝廷减免其徭役,又有工部派遣专员驻在各州府,遇有洪灾地震毁坏驰道,即刻驰援,襄助当地官员抢修。

依戚国律法,若是护道专户维修不力,抑或天灾时派驻各地的工部专员与当地官员抢修不力贻误军机者,巡查钦差可持尚方剑将相关人等斩于驰道之上,尸首分离,埋于驰道两侧,种上垂柳,以儆效尤。

千年以来,戚国境内驰道两侧绿柳成荫,得保驰道畅通无阻,千里之遥,快马加鞭,昼夜可达。

通往赤霄山的驰道宽四十步,修至距离山路八十里处。

当年驰道修至赤霄山下时,云笈天师授意玉枢院发羽书给戚国皇帝,婉拒将驰道直通山中:赤霄山中宗师及弟子胸中有浩然正气,皆可凭虚御风,不必受车马之劳,遂不必劳民伤财建驰道。外人若访仙山,亦须徒步跋涉,以示虔诚。

时任尚书令的秦睡虎向皇帝献策,先将玉枢院的羽书搁置,待云笈天师闭关后在发圣旨到赤霄山。

云笈天师闭关后,羽林卫的铁骑带着皇帝的圣旨来到赤霄山。圣旨以皇帝与天师皆受天命,别于外人为由,提出皇帝拜山,当有车驾,因此,应将驰道修到赤霄山上。

玉枢院不敢惊动闭关中的云笈天师,只得默许戚国的工匠奉旨将凡间的驰道修到仙人之境里。

不过,为了有别于世俗的驰道,赤霄山上的驰道比辅路还要窄。

因此,赤霄山八十里之内的驰道,最宽不过二十步,是为皇帝拜山专用。

驰道建成后,云笈天师依旧未出关,秦睡虎又以戚国百姓皆皇帝赤子为由,令玉枢院同意,凡戚国百姓皆可在二十步宽的拜山驰道上骑马乘车。

拜山驰道依山傍水,三春时节,一侧高山青翠,一侧碧水如镜。

拜山驰道由赤霄山负责修护,故而两侧几乎以人头人身为肥的垂柳。

驰道一旁的流水清浅,最深处也只有三尺深,水中五彩卵石圆滑可爱,寸长的鱼在石间穿梭嬉戏。

流水的一侧是数里长的缓坡,坡上花草烂漫,几只蝴蝶在花间翻飞。

一阵沉重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戏水的鱼儿似乎为马蹄所惊,闪入石底,而在花间的蝴蝶却若无其事地翻飞嬉戏。

淡淡的烟尘之中四匹纯白色骏马拉着一辆棕色马车,在二十步宽的拜山驰道上疾驰。

马车前十名铁甲骑兵,腰悬长刀,手持牙旗,车后跟着二十名铁甲骑兵,十名背弓带箭,十名手持长枪。

车厢四角插着黑色羽毛,道路有些颠簸,黑羽不安地抖动。

依戚国礼制,从二品武官员出行车驾可用四匹白马,而车厢上插黑羽却是正一品的两府将军才有的礼遇。

两府将军出行车驾是六匹黑马,车中之人的品级似乎还不够一品。

马匹与车羽不符,若非乘车之人违制,便只有一种可能:乘车之人是戚国皇帝的钦差。

皇帝的钦差品级未必很高,只因代天子出行,故而礼遇极高。

这辆马车虽是四马拉车,车厢宽敞,快要赶上一品大员的座驾。

车厢外饰只有那四根象征皇帝权威的黑色羽毛,朴素之极。车厢内却极尽豪奢,四壁雕花,底座以数层叠云锦为垫,柔软舒适。

叠云锦上放着一张短腿桌,乌青发亮,任车轮如何颠簸,这张桌始终纹丝不动,犹如铁铸。

桌的桌面上刻着一幅棋盘,黑子落了五颗,白子落了四颗,黑白子色泽皆温润如玉。

一个身着天青色长衫头戴紫金冠的中年男人右手两指夹着一颗白子,正在沉吟。

与中年男人对弈的是个黑袍老者,两鬓斑白,胡须却是乌黑,颧骨高耸,眼窝深陷,目光平和,如同棋盘上的黑白子。

姬将军黑袍老者见中年男人犹豫不决,捋着胡子笑道:对弈本是乐事,消遣时间而已,又不是赌博,胜负皆无赌注,何必如此苦思冥想?

头戴紫金冠的中年男人正是今年受命代天子主持赤霄山春试的钦差大臣,奉国将军府三品参军姬兴,皇帝特许其用二品车驾。

姬兴道:对学生来,苦思冥想便是乐事。

姬兴虽然嘴上如此,手中的棋子却已落下。

棋子落在棋盘上,响声清脆悦耳。

姬兴对黑袍老者道:陈先生,请。

黑袍老者姓陈名济,并无官职,是姬氏的一名家臣,精通天地理,姬府的两代主人都是他的学生。

陈济拈起一枚黑子,不假思索,啪一声按在棋盘上。

赤霄山上遍地是世家子弟,剑术兵法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域帝天 都市里的念能力者 财迷当道:第一农家女 我的聚宝盆通古今,流放路上我赢麻了 仙漫网 灾厄新纪元 乡野春床 佔有姜西 都市最强仙医 方舟少女不会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