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垂光2(1/2)
奉国将军府是戚国皇帝为制衡镇国将军府而设,奉国大将军与镇国大将军一样,都是位极人臣的正一品将军。到赢纵这一辈,赢家豪杰辈出,赢纵的二弟赢策任奉国将军府龙宿司龙宿巡阅使,三弟靖远侯赢传是十五万霖骑二卫的统帅,皇帝对奉国将军府的掌控也显得力不从心。
赢纵身形高大,豹头环眼,须发如戟,穿上黑色软甲形如铁塔,声音也洪亮如钟:微臣以为,姬冲上这个折子居心叵测。据白衣堂所报,姬门五虎把持讨逆卫,十万劲旅变成了姬冲的私兵。讨逆卫是天下公器,岂能由姬氏一族把持?臣请陛下降旨革去姬冲龙宿将军之位,交奉国府以军法查办。
延儒皇帝没有理会赢纵,而是把目光投向惠王:你呢?
宗延儒以亲王身份任左藏司少卿,把这个副职的品级提升至与各部尚书一般,是正二品,宗延儒的话在朝堂上也比各部尚书更有分量。
宗延儒道:微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赤象张氏是逆贼不匪寇,我戚国堂堂君子之邦,岂能与逆贼媾和。休兵互市即是向逆贼示弱,我戚国南北都有强敌窥伺,断不可示弱于人。况且张氏叛国后武宗立遗诏,宗氏子孙与张氏逆贼不同戴天。于情于理,张氏只可以剿,不可以抚。
皇帝对弟弟的回答很满意,正襟危坐,沉声道:李潜渊,你代朕拟个手谕,告诉姬冲,讨逆卫不是抚逆卫,朕封他为靖远侯是要他讨平张氏逆贼。休战互市是投机取巧的旁门左道,治标不治本,后患无穷,以后不可再提。朕念他衷心可嘉,对这个折子不做深究。
皇帝完目光森然扫了群臣一眼,缓缓道:此事已定,不可再议。
刘禁张口欲言,正碰上皇帝的目光,喉咙滚动几下,把话又咽回肚子里。
群臣轰然道:陛下圣明!
皇帝起身欲走,又想起一事,站着对群臣道:前几日议的在霖骑一卫设立军械监的事,朕准了。不过,此事体大,务须精细。设立军械监一事由尚书台与镇国将军府共同负责,左藏寺兵部工正司派员前往天府原勘察设立军械监地址。既然昭王军情紧急,刘禁,你先调拨一批军械给霖骑一卫。李潜渊,让你的司闻参军与兵部运送军械的人马一道前往天府原,查明鬼兵是否大举入寇。
皇帝口述的上谕基本照搬了那日宗退之的对答,因为宗退之的回答几乎是完美的。
皇帝顿了一下,又道:杨彦邦,你从钦天监挑个长于风水相术的人,去帮着看看设立军械监的地方是否会伤地气天和。
礼部尚书杨彦邦与刑部尚书杨彦昌都是皇后的亲哥哥。杨彦昌年长,在家中排行第一,为人刚直不阿,谙熟天下律法,不仅对戚国的刑名律令了如指掌,还通晓南方诸邦的铸鼎法(注:南方诸邦以城为国,各城律法大同异,均刻于铜鼎之上供全城人研读公议,以示城民生而平等,一个城民不得以律法压迫另一个城民。此法称为铸鼎法),剑术平平,但才智卓绝,在皇后进宫之前已经任刑部侍郎。杨彦邦是皇后的二哥,于治军治国之道毫无建树,但为人圆滑灵巧,在礼部为官时与各级同僚交好,待妹妹杨氏诞下龙种,母以子贵,这位国舅爷也跟着平步青云,四十刚刚出头便任礼部尚书。皇帝破格擢升杨彦邦的原因并非其在部堂之内左右逢源,而是他颇能揣测圣意唯皇上之命是从,可以帮皇帝制约那帮奸猾固执的臣武将。
杨彦邦略一思索,答道:臣以为高标可担此任。
皇帝抚着长髯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皇帝很了解高标,此人喜好清谈,经史律法信手拈来,但对治国实业一窍不通。此人最大的特点便是只要皇帝高兴的同意的,他便反对,只要是皇帝不同意的不高兴的,他便鼓吹,和那些好事的御使一样,是个沽名钓誉的典型。
宗退之的建议几乎完美,还不够完美。六部和两府中颇有可以任事的人才,善于做事的人往往有一个软肋,便是从事情本身出发,而不是跳出事情去考虑。这是个不可以被完成的任务。如果六部和两府派出的人员真个认为在霖骑一卫设立军械监很有必要,把任务给完成了,皇帝也不好出尔反尔,就会弄巧成拙。有高标在,昭王在自己军中设立军械监的事永远都不会成功,至于理由,高标肚子里有的是。
皇帝对杨彦邦的机灵很满意,赞许地点点头。
杨彦邦满脸谄笑,向皇帝深深施了一礼。
见杨彦邦施礼,皇帝又皱起眉头,觉得他笑得太露骨,心里有些厌恶。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龙纹案前的老太监尖着嗓子道。
群臣跪地,轰然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一挥袖,道:退朝。
群臣窸窸窣窣走出垂光殿。刘禁走在最后,到门口时停了一下,朝龙纹案望了一眼,见皇帝并没有示意自己留下,神色郁郁,迈步出门。
垂光殿内群臣散去,只有老太监和宗孝廉还陪在皇帝身边。
在垂光殿内恢复安静的一瞬间,皇帝忽然一掌猛击在龙纹案上,怒不可遏道:赢纵好大的胆子!
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不是始祖
高冷上司强制爱:秘书,你好甜!
异世界之大领主
我,改编了世界
穿越之富贵闲人
忱夏
庶女当家之世子谋嫁
阴阳神算
[总攻]军校S级雄子校长
谈个恋爱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