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天下何人不识君1(1/2)
赵定方与吕申图在天府原上行了数日,发现前来投军的年轻才俊比比皆是。
赵定方虽自幼便在赤霄山,十六岁之前为人痴傻,认识的人屈指可数,熟识的只有武司辰赢连横和慕容菱等人。倒是弘馆出身的吕申图,结交甚广,一路上不时与熟人攀谈,其中不乏赤霄九宗的弟子,而这些人赵定方竟是一个也不认得,出自御仙山三十三天宫的弟子就更不消,赵定方只认得一个秦重,也就是巡检校尉李苍梧。
赵定方忖道:自古成大事者,均是左右逢源之辈;单打独斗只是匹夫而已,勇武绝伦如霸王项羽,最终败于刘邦之手。而刘邦本人也承认自己军政才能远不及萧何张良韩信三人,不过三人肯为他所用,故而能建刘汉王朝。项羽刚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用,自然难敌刘邦。
赵定方很想借机认识一下投奔天府原的青年才俊,二人的脚程便慢了许多。
好在赵定方手中拿有两府官印的路引,沿途驿站均可投宿。戚国驿站由兵部军驿司管理,大部分都是军民两用,唯独天府原上的驿站只供军用。驿站虽隶属兵部,兵部尚书不过是二品官员,而两府将军却是一品将军,戚国兵事总归两府,持有盖有两府官印的路引便可在军驿投宿。
吕申图手中拿的却是尉迟晃的一封信函。尉迟晃的字迹虽然令人不敢恭维,沿途驿站中的兵丁居然都认识那幅鬼画符般的字体,吕申图在天府原的官道上也能畅通无阻。
赵定方与吕申图个性相近,谈得又几位投契,很快成为挚交。赵定方对吕申图的人脉颇为敬服,问起缘由,吕申图笑道:这全是托家父的福。
吕申图的父亲吕义山本是个造军械的工匠,后改行做首饰,手艺精湛,不输京城工正司的雕璜监。雕璜监中的工匠专为皇家制作首饰,平头百姓无福消受,昆吾吕记便是平民中的雕璜监。吕义山为人圆滑,颇会结交各路豪杰,吕氏在昆吾虽非名门,却是极为有名。
吕申图自幼聪明伶俐,在吕义山的调教下也颇通交友之道。吕义山与昆吾的名流商贾为友,吕申图便与这些名流商贾的子女交往,父子二人相得益彰。
吕申图笑罢长叹一声道:只是这等福气我并不想要。
熟人好办事赵定方道:朋友多些不好么?
吕申图摇头道:这些人虽与我相熟,我始终不过是一个首饰匠的儿子。我于这些人,不过是得到些新奇首饰的手段罢了。赵兄,你这样的朋友再多又有何益?
赵定方一时语塞。
吕申图见赵定方默不作声,慨然道:我吕氏于这些朋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首饰盒子;这些朋友于我吕氏,只是一张张画着笑脸的面具。我入天府原无他,只想有朝一日我拜将封侯之后,看看那面具之后是何肺腑。
赵定方想起初学潜行术时夜探赤霄山,白日里绝尘出世的宗师们,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心中暗道:面具之下便是人心,人心叵测,纵然身为将相,又如何能看清呢。只是他见吕申图踌躇满志的样子,不忍点破。
吕申图转头对赵定方道:赵兄呢,若拜将封侯,又想做些什么?
我在赤霄山中时,虽非锦衣玉食,总算衣食无忧,以为天下之人都是饱暖富足;下山之时,才见贫者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我在故乡时曾听过一句话‘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赵定方道:像我等这般无权无势的,想谋得立足之地,若非沙场建功,简直无路可走。封侯非我意,生活所迫而已。
吕申图面露惭色道:赵兄这般,倒显得我太肤浅了。
赵定方忽然笑道:你果真信我之言?哈哈,锦衣玉食如花美眷哪个不喜欢?山中沉闷,我北上从军为的是一朝位列王侯,钟鸣鼎食,夜夜新人,遍尝红尘美艳。食色性也,我从未自觉肤浅,倒是觉得出了多少正人君子不出口的实话!
一日清晨,二人刚刚上路,却听背后叫吕申图姓名。
二人勒马,只见身后十丈处四骑疾驰而来,在二人面前五尺处齐齐勒住马头。
一个身着蓝色布衫的少年朗声道:吕兄别来无恙!
此人胯下一匹黑色骏马,十分神骏,比另外三骑高出半头,这人身形也比其他三人魁梧,坐在马上如一座山,马鞍上横着一条乌沉沉的混铁棍。
吕申图笑着施礼道:燕兄别来无恙,此去是想投哪位将军?
吕申图对赵定方声道:此人是我在昆吾弘馆中的同窗,名叫燕虎臣。
燕虎臣道:霖骑一卫是戚国之箭,枭骑营是利箭之锋,我等自然是投奔慕容将军。
吕申图道:我与这位赵兄也有此意,不如同行如何?
燕虎臣惊道:赵兄?可是铜瓯城里‘单枪降双将,一剑抵千军’的赵定方?
赵定方听见单枪降双将,一剑抵千军一阵愕然,拱手道:在下赵定方,刚刚路过铜瓯城,却不知‘单枪降双将,一剑抵千军’之事。
燕虎臣身边一位身着赭色衣衫的少年道:争锋客栈的伙计赵定方单枪匹马,不仅止住了大内侍卫与这位吕兄的争斗,还喝退了千名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捞尸人
大道神医
美人何以倾天下
这个宗门全靠我
强取豪夺之羁绊
重生之都市暗千金
小老婆,吃定你!
轩辕霆小说
有凤栖梧为君故
武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