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6章 引魂路(1/2)
打完电话确定米露暂时没有危险,余一龙这才长吁了一口气,轻轻拍着余丁安慰着他。
“你书包里都装着什么?”余一龙触碰到了儿子的书包,余丁的书包鼓胀胀的,看上去十分沉。余丁抹去眼泪呢喃道“茅山术的书籍和你朋友写的关于神秘化的书。”
余一龙不知该什么,支吾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此时郭信已经撬开了木门,随着踹踢之声的传来,木门应声倒地。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仅容一辆车通过的灰色水泥路,两侧是粗糙的红砖高墙。在这条灰色的道路两旁摇曳着烛光,每隔三五米,就摆上一盏,一直延伸到大马路,时而呼啸而过的车辆或许根本没有注意到太平间后门的异象,细的灯芯躺在酱油碟内静静地烧着,碟子内盛着橙黄色的灯油,看起来有点像花生油。
“引魂路?”余一龙轻声呢喃道。
此时一阵过堂风从背后袭来,吹的几人已经回落的鸡皮疙瘩连同寒毛再次竖起来,郭信甚至感觉自己的寒毛霎时被连根拔起了。
微弱的火光在诡异的摇曳。余一龙慢慢移动僵硬的身体,靠近一盏灯火,用鼻子仔细嗅了嗅,心中再次被一股强大的电流通过“尸油!”
“这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鲜为人知的秘术,相传在那些地区人死后灵魂并没有马上出窍,而是禁锢在**里面,要有某种契机才能使得灵魂脱离**,比如中国佛教当中的勾魂使者牛头马面,为了使亲人早日投胎或返家,就出现了这种引魂路,类似偏远山区在头七晚上以蜡烛铺满回家的路,引领亡魂返家,据以尸油点的灯是不会灭的,这样就能顺利返家了。”
“真有这么邪?安惠是海南人,莫非还要一直点到海南?”郭信差点就忍不住去吹眼前最近的一盏尸油灯。余一龙及时阻止了他摇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你真吹灭了引魂的尸油灯,导致她回不了家,到时候缠着你我不敢保证你的安全。”
郭信听了这话,一屁股瘫坐到了地上。
余丁紧紧挽着老爹余一龙的颈子,手心渗出了许多的汗“老爹,那个人应该和安惠有关系,要不然不会只引她一个人的魂吧?”
“嗯。”余一龙轻声回答了一下继续道“不可能点到海南,只要引领一段距离,比如通向前面马路这么点距离,尸油有特殊的味源,点灯者只需持上一罐尸油就行了,只是...”余一龙顿了一顿继续道“只是此人到底和消失的巴士有没有牵连,一时半会还弄不清楚,不过照现在的情形分析似乎他和安惠的关系密切,并不像和消失的巴士有牵连。”
“赶快走吧,看样子已经追不上那人了,今天晚上要做噩梦了。”郭信皱了皱眉头,已经迈出了步子。
“儿子,老爹背你吧。”余一龙完将背起了余丁,缓缓跟在郭信后面...
“老爹,蛊是什么?”余丁在背上轻声问道。
“蛊字怎么写?”
“上面一个虫,下面一个器皿的皿。”
“这就对了,中国的汉字其实在很多时候已经解释了问题,取许多毒虫放入密闭的器皿,经过一段时间,让它们当中的一个把其余的都吃掉,这个独大的虫就被称为蛊了,并从它身上提取毒素制作蛊毒。”
“老爹,那刚才那个乌梢蛇蛊也是这样做的吗?”
“那倒不是,蛊术在我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做法了,乌梢蛇蛊就是把乌梢蛇倒吊在树上,用细棍掸打,任其摆动,下面用9个土碗重叠接起,在掸打的过程中蛇口里会流出涎、泡沫和血水,然后取渗透到第9个碗的毒液晾干为蛊毒。”
“老爹我明白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叠9个碗起过滤作用,就像独大的虫子一样。”
余一龙会心的一笑,默默地背着余丁一步一步的回家。
“老爹,那尸油呢?”
“其实尸油最初并不是腐烂尸体上的油,只是单纯的名字,甚至还是食用油,如果那时候的人知道尸油被现代人译成尸体上的油,估计不会用这字眼了,这油早期源于古波斯,古波斯人们喜爱食用油,后经中原商人到波斯探访得一尝试,觉得味道不错,后带回中原给皇上食用,结果皇上食用后拉了十天,并不心把他的宫殿给烧了。”
“哈哈哈,拉肚子,还连房子也烧了啊。”余丁天真的笑起来。
“是啊,后来随着降头术的传播,慢慢尸油就变成了现代理解的意思了,其实我国的蛊术和盛行于东南亚的降头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降头术?”余丁好奇心再次被提起来,见他正想发问,却被余一龙轻声阻止“丁丁,老爹认为你的书包里应该多装些课本和学习用品,而不是这些杂七杂八的书,即便是你已经滚瓜烂熟,但好歹做做样子,免得你娘担心你。”余一龙的心里略微闪过自己童年的影子,只因学了诸多东西,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他不愿看到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那将是一条漫长而布满荆棘的路。
两父子不再言语,他们都在担心米露,默默的走在路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播娇妻
从津门第一开始
在柯学世界装好人
兽契
从仙侠开始的文娱
大创造者
终极一班之全能系统
诸天游戏巡礼者
男欢女爱
养凤成受,神尊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