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五章 麻烦开始(1/2)

孟买,滨海大道上,站在狂欢的人群中的冯一平,忽然就感到有些愧疚。

他愧疚于自己竟然有些爱好上了眼前的这个节日的气氛,他甚至感到,这是自己两辈子所感受到的最热烈的节日。

要知道,这是排灯节,还是印度孟买的排灯节。

国内最热烈喜庆的节日,自然得数春节,而年味最浓的春节,自然是在他小时候,那时候,村里的人,才会像现在印度人一样,尽量穿上新衣服,齐刷刷的聚到塆里的打谷场上,用简略的用具,进行一些找不到正确的普通话来表述名称,但带有必定竞技性质的运动。

比如,其中的一项,大概可以形容为成人版、加高版、旋转版的跷跷板。

一根可以用来做房梁的长木头,放在至少一人高的架子上,两端各趴一个人,被人分辨一推,便在空中滴溜溜的、忽上忽下的旋转起来。

有没有安全措施来着?冯一平记不太清,大概是有一根绳索吧,但他只记得那时空中抱着木头飞舞的人向外甩得直直的腿,以及四周大家脸上单纯的笑脸。

无论如何,那应当算是英勇者的游戏了,但上往玩的,不但有壮劳力,还有壮劳力的老婆,没记错的话,东明哥的媳妇,也就是自己的堂嫂,当时似乎玩那个很厉害?

到了后来,等他慢慢长大,日子渐渐好起来,过年是一年比一年没有味道。

别如说村里的嫂子小媳妇玩那样惊险刺激的游戏,就是在外面玩鞭炮的小孩子也渐渐的少了,一来,大人担心会有危险,二来,小孩子们有更好的玩具可以玩。

就是小时候还算热烈的那几个春节,说起来,那也是穷热烈,并没有什么仪式感,也就是家家门上的红春联吧。

但和他现在在孟买经历的这个节日相比,那完整不能相提并论。

排灯节,顾名思义,自然和灯有关。

站在滨海大道上,放眼看往,无论是城里的那些高楼大厦,还是北部那著名的贫民窟,你所能看到的建筑,无一不是挂满了各式彩灯。

就连那些大吊车高悬空中的长长的起重臂上,也挂上了一连串的彩灯,看起来,似乎顺着那串灯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一样。

固然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上的彩灯,会组成各种别致的外形,而贫民窟那一带的彩灯,则比较简略,但在这5天里,没有一家人不会用灯来装饰自己的家。

近处的这些屋子,屋檐下、门上、窗子上……所有能挂东西的处所,放眼看往,全是各种灯……

那边小巷的出口处,挂着足有2米多高的大灯笼,俏丽的彩穗随风飞舞,而路旁的树枝上,都挂上了各种放大版的叶子造型的灯。

广场上,有用瓦灯摆成的神像,那一般是印度教的象神甘尼许,主智慧财喜,象征着繁荣。

就连路上,也被见缝插针的用瓦灯摆出各种图形,或者是祝福的话来。

可以说,有空隙的处所,就有灯。

据玛丽卡说,印度排灯节的灯,有几百种之多,从9号开端,全部印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城市村,都是这样流光溢彩,亮丽夺目。

这样的仪式感,真比冯一平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只贴春联,要隆重得多。

何况,小时候那几个热烈的春节,他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孟买,光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人就有超过500万,整座城市的人口更是上千万,这份热烈,真的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热烈。

而且,不像国内我们日子越好,便会越蕴藉越内敛,或者说,爱好呆在室内,印度人可不这样,他们不但爱好拖家带口的到室外,还又唱又跳的,欢腾得很。

哪怕是穷乐呢,至少这几天,看起来他们是单纯的享受这个节日带来的欢乐。

冯一平明确,这些人中的不少,也是在9号以前,经历了类似国内春运一样的艰巨旅程,才赶回家和家人团圆,不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这几天会不会被逼婚,会不会被接二连三的追问收进,但看他们从大人到孩子,脸上的笑脸,真的都真诚又自然。

不但大人和孩子都艳服出席而且很享受,就连那些狗和猴子,也同样很享受。

连它们的身上,都戴着不止一串的金盏花花环。

在印度,狗被认为是阎王的信使,所以在排灯节,会受到大家的祝福,而猴子就更厉害了,它们被认为是赞助过罗摩神的好汉,也是神灵……

这果然是个不一样的民族。

“冯,看那边,真俏丽!”玛丽卡掀开端纱,指着市区一栋高楼上燃放的烟火说。

人潮汹涌,她和冯一平靠得很近,这句话,差未几就是在冯一平耳边说的。

“对,真俏丽!”冯一平点头。

在国内,比这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还要俏丽的烟火表演很常见,但在国内,估计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节日气氛。

“我们朝前走吧,”玛丽卡抱着冯一平的手臂,兴趣勃勃的说。

这是她最兴奋的一个排灯节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萌妻种田:家有夫君太会撩 世子回头太迟,夫人身边已群狼环伺 王妃敛财记 寻道 快穿之女配又逆袭了 我的巨甜明星女友 涅盘欢 农家小厨娘 办公室来了个极品女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