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戏即将上演(1/2)

含元殿外,众臣早早的都进了朝堂,就等着宦官总管出来宣告皇上到了,然后什么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之类的话。

他们现在都不着急,不像是以前,那朝堂通常都是空置不用的。大家伙儿站在门口把奏章递交上去,然后皇上简单看一眼,就到后头的紫宸殿去跟群臣商议政事了。

可是自从他们习惯了杜风杜一本之后,就养成了在门口相互打个招呼,然后相互谦让着走进朝堂的习惯。反正杜风要有本上奏的,那就随他呗,他一上去就半个时辰,这帮大臣们等得难受,自然是先到朝堂里坐会儿,好歹那里头还有茶水椅子可以聊天休息。

可是今天有点儿不同,各位大臣都觉得有点儿什么不对劲的,但是又不出哪儿不对劲。

一直到宦官总管站在大殿之外高声宣告:“皇上有谕,诸位大臣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另,皇上口谕,宣杜风杜大人进殿面君……”

这时候,大伙儿才察觉到哪儿不对劲。

因为平时杜一本他都有本要奏,所以他是从来不进朝堂的,而是跟门口儿等着,兹等那宦官总管一出声儿,他就一步三晃的走出来:“臣杜风有本!”

可是今儿奇怪了,杜风也跟着那些大臣一起走到了朝堂里。

由于每天朝堂里都是一大堆人,乱哄哄的,所以也没人觉得杜风进来有什么不妥。但是多了一个平时从不进来的人。自然就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这就好比**门口,每天早晨都有一队国旗手去升旗。这些国旗手都是出自某国旗班地,一个国旗班可能总共有四十多个国旗手,但是每天早晨只需要三十六个护旗方阵以及两个升旗手,另外六十二个军乐队员就不在此列了。然后国旗班的人出来就是三十八个就够了,剩下的那些武警就可以去休息了。可是这一天呢,有个国旗手迷糊了,本该轮着他休息的,他给忘了。早晨天还没亮一吹集合的号,他也稀里糊涂的跟着走进了队伍。于是这个方阵里就多了一个人。每个人都会觉得奇怪,但是却又不容易出哪儿奇怪。大家都是熟面孔,每个人的身高也都差不多。一抬手一投足都一样。当然了,站在方阵之外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方阵里多了一个人,可是站在方阵里头的那些人,就不是那么容易察觉了。总觉得哪儿不对,可是就不出哪儿不对。

今儿这帮大臣也就是如此!

等到宦官总管一宣布让杜风进殿面君,大家伙儿就明白了,诶。对呀,杜风今儿怎么没跳出来“臣杜风有本”,甚至还跟着他们一起(电脑网更新最快)进了朝堂。

这会儿大伙儿的眼光就都搁在杜风身上了,可是杜风无动于衷,好像他就一直都在朝堂里呆惯了似地。

他这儿整理了一下衣服,正打算出去呢。却看到李德裕突然站了出来,手捧朝笏,毕恭毕敬的了一句:“臣李德裕有本!”

大家一愣。心奇了怪了,这李德裕一个宰相今儿怎么成了第一本了?而且,他是中书省地侍郎啊,一般用不着这个时候上本的,大不了把奏折往上一交,就等着去紫宸殿就算完事儿了。

宦官也是一愣,他也习惯了杜风出班地,本来皇上今儿特意了一句让杜风进殿面君他已经够奇怪了,心这杜风反正是第一个进殿的,没必要单独招呼啊。可是又不敢问,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出来宣旨。宣旨完毕,却发现杜风没出来,李德裕出来了,他就更奇怪了,但是也没辙,就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德裕,还是一转身,自顾自的进殿去了。

李德裕捧着朝笏,这就出了朝堂,往含元殿走去。

他这边刚刚走进去,那些大臣们就叽叽喳喳的开始议论了起来。

这个:“李大人今天这是怎么回事?皇上都了让杜大人单独面君,他怎么还抢在前边了?”

那个又:“他年前才回来,现在刚过完年不久,估计是要提点儿什么新鲜的建议,好让皇上对他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吧。要理解,要理解……”

这边又插进去一张嘴:“按李大人不是这样地人啊,他一向为人比较中耿,我觉得不像……”

立刻有一个冷嘲热讽的声音:“这可不好,突然被下放了两年多三年,此番得回朝中并且还高升了,能不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下么……”

随后就有点儿乱了,话题始终围绕在李德裕身上。

此时杜风是暗暗发笑,听着这帮大臣的话,心原来这帮人一个个身居要职,可是却也挺八卦的。等他们知道李德裕进去是干嘛了,李宗闵再反对一下,估计都用不着自己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这帮人就能自己先吵起来。就什么事儿还没发生呢,这会儿光是为了猜测李德裕进去干什么,就能争个不亦乐乎,看来这大唐的朝会之上,提前出现宋朝时候的景象是必然地事儿了。

不过这帮大臣是还没收到杜风很快就要迎娶李语的消息,否则在李德裕的准女婿面前,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失态地议论李德裕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能怪他们议论纷纷,只能是人类就是这个德行。

当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史上第一修仙掌门 簪花少年郎 两球成名 师道成圣 大明望族 从僵尸先生开始的无限掠夺 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 我直接人生重开 盗圣传奇 魔门败类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