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两府变迁,欲祭天封神(1/2)
“这才多长时间?就闹出这种事情?”
看着眼前几人,天子李坤眉头紧皱,面色颇为不悦。
和两年前相比,他的样子苍老很多,头上多了不少白发,脸上满是疲惫之色,不再显得精明强干,但又生出一种别样威严。
对面,几位宰执和重臣低头不语,尤其是为首的徐进,更是面色连变,这次的祸端,就是始于他徐家的族人,就算徐进现在为宰辅之首,面对天子的怒火,也有些吃不消了。
不错,和两年半之前相比,宰辅的行列又有变更,枢密院因国战之故,枢密使王靖和枢密副使耿赤还是原样不动,可政事堂内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更。
蓝本政事堂的五个人,以王甫、马阳为首,余下就是权威不低的张链,紧随其后的则是闫东亭,徐进作为落后之人,资格最浅。
眼下,当初的五人,只有两人还位列其中,正是徐进和马阳,而马阳又处于半退隐的状态,全副心神都放在著书立说上,就算是本日这样众臣云集的会议,他这位宰执也只是身居一角,不言不语。
除了马阳,闫东亭在两年半以前逝世,王甫在一年以前,被李坤拿着一个借口,撤了其职,本要再给他一个官职养着,但王甫干脆自己辞了! .. ,自此寄情山水。
至于张链,同样是自己请辞的,这位老臣心里有数,知道那日逼宫之举,已在皇心留下芥蒂,为了张家的富贵和安定,他就在逼宫之后的半年,也就是两年前请了辞,以自己的退往,换得张家的安定。
如此一来。五往其三,余下一个马阳不闻不问,徐进顺理成章的上位。
只是,这政事堂的宰辅之位,不可能永远空缺,所以已经有人添补上往。
政事堂不光代表着天下权势的核心,是朝廷的中枢,同样也是各方利益博弈、角逐的处所,是天子用来平衡各方权势的处所,所以宰执的人选。往往有必定意义,代表着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意志每一名宰执的背后,一般都站着一个利益团体。
当然,也有例外。
如现在的马阳,因无为而为的关系,渐从原有的利益团体中剥离,加上他的名声和成绩,在政事堂中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
但除此之外。其余的每个人,都有必定标签,就算是徐进,这个在西北开疆而晋身的宰辅。现在也代表着西北方面的新兴权势。
张链蓝本代表着的,乃是大瑞世家大族的权势,在他退下往之后,那世家们势必要有一个新的掌舵者登场。这人就是许应一。
许家,亦是大瑞大姓之一,在前朝为五姓七家的一员。几经起落,却没有没落,在他们这等世家的眼中,王朝有着交替,可世家却可长存。
值得一提的是,许应一蓝本外放为官,主政河北,扫平了饥荒与盗匪,协助卢养赈灾,颇有成效,随后捉住了北疆战事的机会,一跃而起,以壮年之龄,就得进政事堂,成绩宰执,就算是比起徐进也是不逞多让,只是稍欠资格。
除了许应一之外,新近的宰执,还有蔡阙。
此人以御史起家,从前执掌御史台,在众人眼中乃刚正不阿之人,在王甫兴起变法后,其人时而抨击,渐成旧党中坚,如今进了政事堂,代表的正是旧党的利益,算是接替马阳的地位。
严格算起来,张链也是旧党为首的几人,但许应一和张链一比,在权威上大有不如,不可能凭借一人就压住阵脚,所以许应一重要代表的还是世家权利,而旧党的利益,就渐渐滑落到蔡阙身上。
在许应一和蔡阙之外,政事堂的最后一人乃是邱言的熟人,正是出使三水的正使,孟青宾。
出使三水的功劳,加上之后与草原上其他几个部族的交涉,成绩了孟青宾的地位,让他借与外之能,顺利步进政事堂。
不过,他背后的孟家,按理说同样是世家大族,可在两年以前,有了变更,得益于邱言留下来的活字印刷术、与崭新的烧锻之法,加上邱言挂名弟子华舍的赞助,孟家连同全部三晋之地,在技巧上迅速崛起,并将这种技巧上风,转化成了经济利益,从而使得三晋,以及四周的河北道世家,在必定程度上产生了演变。
这种演变,使得这几个家族更加偏向于变法一派的新党,只是他们毕竟不可能跳降生家局限,所以孟青宾在政事堂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中间派,略微偏向于新党。
如此一来,政事堂新的五人,也就是马阳、徐进、许应一、蔡阙和孟青宾。
乍一看,除了略有偏向的孟青宾之外,几乎没有新党的立足之地,再加上王甫被罢黜的关系,很多人一度认为,天子是要终止变法,排挤新党。
不过,就在人心思变之际,随着一纸任命,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岑帛升任礼部尚书,李坤又与他同知国事之方便,但凡宰执在御书房议事,都有岑帛相随,并且不是旁听,李坤时常会征求意见,时有相应。
到了这个时候,其他大臣才意识到,王甫的离往,或许是由于其权威太高,对新法的影响太大,被天子所忌,又可能是和在兵制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道
命骨被挖,觉醒SSS级哪吒杀神系统
疯狂年代之父辈故事
冥夫别这样
网游之独步天下
开局九千天兵,创立天庭
武侠:迎娶徐渭熊,陪嫁青鸟红薯
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吞噬星空:浑源空间
有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