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九章 典籍之后,兵家渐倾(2/2)

下自然也就稍显不厚了,但总好过旁人,只是与邱言的名誉略有不符。

“这次让邱卿出使三水,想让他增长经历,却没有想到,但他这一往,收获已经超过了联军三水所得,这声势未免也有些大太了。”李坤的话,略有忧虑,这也是面对白面老人,他才会流露心声。

礼制一道,在于间隔,离得越远,越有威严,反之,若是朝夕相处,就会创造,那天子宰相也不过就是凡人,有七**,食五谷杂粮,又能比旁人多出三头臂不成,渐渐的敬畏之心就会退往。

所以,天子在面对群臣的时候,轻易是不会表露真实情绪的,保持神秘感和威严,不过这白面老人为李坤的贴身太监,是看着他长大的,二人间隔足够,维系彼此之间关系的不是那礼制和权势,而是近似于亲情的情绪,当然就少了很多顾忌。

孤家寡人,更需要亲情,因而多有天子对阉宦恩宠至极。

而听了李坤的话,白面老人也知道其人担心的是什么。

邱言的声势很大么?

或许在民间看来,邱言只是个新科状元,算是有了名号,在兴京和京畿地区,百姓知道他将那韵斋主论败,对其学识也多有重视。

除此之外,也就是剑南道和东都还流传着邱言的才之名,多有推重,大瑞的其他处所,缺不见得将邱言看的多高。

毕竟,状元固然难得,可三年一次,除了科举那几日,其他时候,百姓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甚至在燕赵之地,对北家失落了的年轻一代第一人北玄的关注度,还在邱言这个状元之上,在江南道,不少人则对邱言颇有敌意,回根结底,是江南两大才,贺书长和枝桢先后以不同情势输给了他,又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孙家,暗推波助澜。

这般看来,邱言的声势着实有限,李坤作为大瑞之主、人性天子,何故会说出这般话语?

原因就在于,经过这次的塞外之行,邱言的身份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更。

离往前,邱言念合秩序,单论资格,足够被称为兵家之学宗师,但当今之世,控制话柄的是儒家,对兵家固然不会穷追灭尽,却也不会任其壮大,再有李坤要平衡各方想法,顺势让邱言在兵阁安稳半年。

如今,无论儒家与李坤如何打算,都难以禁止邱言之名传扬了。

一部人性典籍,带来的影响不可估计,东都大陈小陈在未书理宗大典前,也著名气,但与寻常大儒雷同,后来成绩典籍,便一跃而起,开宗立派、传承一脉,成为一道学派祖师源头、旁人口的在世圣贤。

可以想象,随着邱言所作典籍流传,他今后也会有类似成绩,更何况,还没有真正流传开来,就已有兵家为其撑腰了。

朝廷上,由于邱言斩杀左贤王的事,对他的风评也有了转,当然,这背后有臣是打着主意,将邱言定位在兵家一系,省得他基础稳固后,借典籍之助,影响到儒家的学派划分。

不过,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不少臣已意识到与邱言正面反抗,没有多少意义了,邱言有了人性典籍傍身,可谓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在朝堂上奋斗失败,也能退而著书——大瑞享国几十年,从未有斩杀大儒、宗师的记载。

另一方面,邱言在草原之行表现出的实力和决断,着实惊了一地下巴,且不说诛杀左贤王之举,单是柔罗三圣,名扬百多年,朝廷内外凡有资格的官员,知晓北事,就不会不知这三人,闻其遭遇,无不震惊,只是碍于诸多因素,不便公然谈论。

不过,不能谈论,不代表他们不知里面厉害。。)

ps:感谢“煮酒品修神”的打赏!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魔灵系统 邪少的伪装新娘 大国长空:从拯救乘客开始到战斗机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美人谋律 三国雄图 网游之开局获得盘古血脉 全能狂少 我有座24小时便利店 请君入瓮:皇上快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