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即真如!【第一更】(1/2)

一笔既成,邱言心中缭绕着的诸多信息、声音,顺着感到倾注而出,与指尖的水滴凝结起来,终极灌注到地上石板。

那块写了字的石板震颤,发出噼啪声响,全部的材质似乎有了变更!

下一刻,天音缭绕在耳,天花自上落下。

眼见如此情况,无论是儒家徒弟,还是沙门弟子,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被残暴光辉包裹着的邱言,心思各异。

只是,这般超出常理的现象,毕竟会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到,众人不约而同的闭上眼睛,等重新睁开,凝神再看的时候,大殿中的异状却已消散不见。

“刚才的那个是异象?”

“又是异象?听说这邱言,几乎走到哪里,都有异象相随,老天何故如此垂青?”

“不,看刚才的那情况,像是他写出来的那列字,有什么特别意义,才会让异象降临……”

……

东都诸书院的弟子,不由的就相互询问,连心有仇恨的九渊书院门人,都顾不得很多,暂时放下了心结,下意识的交谈了起来。

甄知佐等凝聚了文心之人,那心中更有声音回响,仿佛有种心窗洞开,思维、动机步进了更为广阔世界的感到。

“这异状,尽对不是我等的错觉。”

听着四周人的谈论,高松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甄知佐也微微点头:“只是不知,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看老师他们的样子,应当是有着某种深意。”

不远处,大陈先生、周仰等大儒眉头皱起,看着邱言脚下,那块自行弥合的地板,沉默不语,眼力锁定着那一列字。

以他们的感想。自然能从字中感受到一股熟悉的秩序气味。

文以载道,邱言缩写的这一列字,表面含义并不难懂得,可其中承载着的,却是一种两方和谐共处的意境,彼此增进。

若是寻常子弟,这般所为当然不会引起多少注意。可邱言念合秩序,又有刚才的蓄势,在场的大儒当然不会轻易视之,已然将他视为同等之人。

“合而明……”

咀嚼着这个词,回想起与三僧背后意志对辩时的情景,三儒渐生启发。注意到触类旁通之处,以它山之石攻玉,壮大自身学派,并非罕见之事。

只是,外来学派,所倡风气与传统迥异,要从中撷取。终回要著名头,不然就可能演变成漏洞,被其他学派捉住攻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身领一家学派,一举一动都要沉思熟虑,一个不查,就要连累全部学派,乃至影响历代传承。

与之相比。那沙门三僧,看着这一列字,从中品味出一点佛光气味,先是一愣,随着眼中流露出一点喜色,却也夹杂忧愁,对视一眼。靠着默契,知晓了各自想法。

“秩序之意乃是人性,为儒家大教推重,而内外之道则划分正统、辅翼。以这大瑞的情势来看,我佛当然难成正统。”

“话虽如此,但这一句假如能流传出往,确立权威,就给我等立足确立了理论基础,从此有了基础,不必再为了流传佛光而绞尽脑汁。”

“我等取经回来,在这国都之地定下山门,为的就是揽中枢而南看天下,怎料儒家在前,道门居中,生出诸多阻碍,步步维艰,就是缺乏了立足点,如今有这邱言,他念合秩序,用人性之语来说,便是大儒,只要他的名声确立了,他所说出的话,也就有了分量,到时……”

三人西往求佛,历经种种磨难,心诚得见,待得回回中土,想要弘扬空门,解救苍生,接引众生往那极乐世界,而非独享此乐。

但大瑞秩序健全,又有儒道等显学流传,尤其是儒家,崇尚的是秩序、天命,提倡的是内圣外王,乃是中土人性的秩序之本,那种种传统,早就暗躲在中土人的心底,为一国之文化。

与之相比,佛教作为外来之道,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水土不服。

无论是立教的三观,还是沙门提倡的思维方法和生活习俗,都与中原截然不同。

要知道,在在那竺坨兰,佛教徒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一进沙门,就算是面对世俗的父母,都再也不需要跪拜,有的时候,反而可以吸收父母的跪拜。

这并不是贬低,只是这种思维方法,在中原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

面对如此情况,三僧各有主意。

为首的空慧,主意与儒道相论,要用堂堂佛法,往折服他们,进而流传,到目前为止,大梵寺一脉所走的,就是这么一条道路。

不过,这条道路并不轻易,盖因中原学派众多,诸家或显或隐,流传甚广,更背负传承之责,没人会轻易改弦易张。

而那空性,则主意走上层路线,即透过人脉,将佛教流传到王朝的上层,甚至做出适当更改,来将就权贵,终极通过统治阶层的气力,强行扭转中原的祭奠和传统。

只是,这条路也不好走,作为王朝基石的官僚阶层,排挤方外之术,本身多是儒法传人,即便学佛,也只是作为修养心灵的赞助手段,不可能抛弃一切,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赛亚人之最强克林 风流太监郎 超级魔鬼系统 超级女球王 孤岛求生 秀色农家 妈咪快跑:首席爹地赖上门 天才儿子极品娘亲 逆流纯真年代 美女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