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皇与相有歧,财与器释力(1/2)
李坤虽贵为天子,但有些事情也未尝试过,只是逐日浏览奏折战报,又有诸多大臣、将军教授,多少也知道一些兵法,让他往指挥或许不成,可只要被人点醒,就能看出背后奥秘。
邱言所写之事,正是如此,令李坤意识到北上击敌的风险,只是他身为天子,难免感到憋屈,这股心情立时映射道龙气之上。
龙盘皇城,龙首垂于皇宫。
而今,那龙首中龙气变幻,有刀兵之影浮现,俨然蓄势成型,仿佛要引领龙气变动,向下冲击,只是兵家之道还有局限,可以令龙气变更,却不足认为之分出支流,其中还欠缺一些东西。
龙气丝丝缕缕的垂下,融进兴京意志,顺势与邱言的意志接触,在他的心中构建一片沙场,与兵将之念联动。
感悟这等变更,论了北疆兵略后,邱言并不停笔,持续写道——
为今之事,兵锋不可轻起,盖因财与器不足之故。
这话一写出来,立时让李坤心中一动,眉头皱起,想到了与王甫讨论兵制时,对方的论调。
王甫变法,人都说君臣一心,实际上两人也有分歧,在李坤看来,大瑞与北方胡人几次交锋,都在下风,这是积弱所致,是以在他的心中,当务之急是强军。
这也是他所在地位决定的,身为天子,代表全部大瑞,但从继位之始,边境常有战事,国内亦有叛乱,除了西南边患外,其他几处绵延几年,损兵折将,没能平息,有时还要让步,要么诏安安抚、要么将一些土地割让出往。
这些土地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大瑞用不上的处所、不利耕种,可在天子眼中,却有耻辱之感,心中哀愤,这才急切想要变法,要等强军之后,洗刷耻辱。恢复前朝旧土,重现天朝万国来朝的局面。
与之相比,王甫的见解则又不雷同,这位新法的掌舵人认为,“国之大政在农兵,以农事为急。不可在兵事之后”。
进而发展处一个观点,即财政是一切的基础,国朝的财政局面假如能够转变,那兵将问题自然能够有所改观。
在他看来,大瑞的重要问题,不在积弱,而是积贫。后者是因,前者是果。
王甫曾言“前代兴王知不废农事,乃能并天下”,是以他施行新法的步骤,是先着重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等国家充裕了。军事自然富强。
这个过程,无疑是个漫长过程,和李坤急切转变积弱局面的目标并不同一,只是当今之世,有志变法,又足以坐镇中枢,不惧其他重臣攻讦之人。唯有王甫。
李坤没有选择,便顺着王甫性子,一步一步变法,但毕竟要施加影响。所以在市易法等新法尚未正式施行时,就开端考虑兵制改革了,也催着王甫尽快施行,与其他新法并列。
只是天子的这种想法,难免要受到抵制,无论新党旧党,都知兵家不可轻动,不然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没有多少人应和,更无人递来切实可行的方案。
若非新党新晋几人,想借兵制改革之机,将手伸进部队,李坤的这个想法根本别想拿出来,更不要说被放到殿试上,成为考题了。
天子看似尊贵,一言能定人生逝世,但回根结底,这个地位的权利,来自于治下众人,一旦满朝官僚联合起来,便是天子也要被架空。
天子接触的是官,而真正治理天下的则是官与吏。
臣对天子,不管当面时表现的多么恭敬,一旦涉及到利益,少不了一番争辩,有的时候,也有朝臣当着天子的面争辩之局。
这种局面下,李坤在殿试中抛出这个标题,一方面是要从朝中反对权势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另一方面,则是借势为之,凑集民愿民看,积蓄大势。
当然,在这里面,李坤也有一点期待,盼看能在考生中创造一二意见。
在看到邱言对北疆战事的猜测、分析时,李坤只是惊异,而当对方言及兵制,写出来的话,明显与王甫相近,才真正让李坤上心起来。
天子的面色变更,逃不出旁人的关注,几位宰执给足了礼节,便也走来,到李坤身后,都将眼力投注过往,待看清纸上所言,表情各异。
“这邱言竟反对北疆出兵,主动决战?这个决策,似乎枢密院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张链一愣,视线不动声色的在马阳和王甫脸上扫过,猜测是不是二人事先指导,但注意到两人的惊容,又是一愣。
徐进本就曾督导一方战事,对兵家之事所知不少,看了邱言所言,细细一想,感到有理,不由暗暗惊奇。
随着,几人看到邱言的那句“财与器”,更是脸色皆变,尤其是王甫,心弦一动,将心神集中起来往看。
接下来,邱言尽不顾忌的谈到了新法,称若单纯为加强军力,那新法发展下往,很可能会渐渐废弛,由理财转而为敛财,终极皆为强军。
“哦?”
李坤在场,又位于考场之上,几位宰执间虽有龃龉,还不至于爆发,但从张链的眼神中,还是能看到一丝冷意,他轻咦一声,接着看了王甫一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是我先看上的
这个明星太招人喜欢
灭神记
为什么要我当武林盟主
你丫上瘾了?
问鼎九霄
大小姐的贴身高手
斗罗:开局成为比比东义子
桃色小乡村
挚恋闪婚总裁欢温若晴夜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