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阴阳捭阖,言转一国(2/2)

义理稻倒伏严重,所以臣便托人移栽一些,想要找出解决之法。”

“孤王也知道倒伏之事,”梁国主点点头,有些不认为意,“那群反贼就是以此为借口造反的……”

说到这里,他露出愤恨之sè:“伏又不是尽收!收获之后,不是一样能吃?他们这是早就有了反心,不过以此为借口罢了,大司农你这是舍本逐末了!”

说到这里,他心头火气越来越大:“稻政是好事!孤王施行,为得还不是仓禀?一时的困境算得了什么?小民眼界有限,看不出深意,因而闹将起来,怎么连你这个国之重臣,执掌仓禀的大司农也辨不出好坏?着实让孤王扫兴,越是混乱的时候,越要下定决心,平息眼前事,抵定万世根!”

梁国主说话的时候,显露出一丝雄风,有种雄主气势,只是他的话,却让很多大臣暗自摇头。

倒伏虽不是尽收,可农人收获粮食,除了自用,一部分要上缴赋税,还有通过贩卖和以物易物,获取生活所需,如今收获减半,但朝廷未减赋税,让不少人家意识到危机,这才铤而走险。

不过,却没有人出来解释,盖因先前有些大臣以农本为名劝谏,却都被一心想做雄主的梁国主下了狱,那前任大司农就是其中之一。

再说了,这“农本”是法家的主意,尽管道理不假,却被不少崇礼、讲究“分尊卑,别贵贱”的国君排挤。

“看来,这位新任大司农也想劝谏啊,惋惜只能白费工夫,还有可能xing命不保。”不少大臣暗自感叹,“那张秦巧舌如簧,早就让国主昏了头,哪里还听得下谏言。”

梁国主被张秦蛊惑,认为弹压下国内叛乱,然后推行稻政,最后五谷丰收,就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

这些事情,邱言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多少都懂得了一些。

“这梁主倒和前世的晋惠帝异曲同工,大晋饥荒,百姓易子而食,惠帝闻之,只问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没接触过民间,没有劳作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怎会做出正确断定?”

既然没有米吃,为何不往喝肉粥。

这一句看似荒谬,但并非不可思议,就像邱言前世,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对各行业专业知识的请求越来越高,闹出的笑话也就越多,说白了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在惠帝来说,他是凭借生活经验,正正经经的提出对策,在没有网络、报纸的时代,人们能够懂得的只有自己四周,对天子来说,深宫后院就是全部世界。

“粮食减产,除了减少百姓收进外,流通减少,也引起了经济问题,足以断送一国,但这些东西,不能说给梁主听,说了他也听不懂,反而可能被误会是嘲笑他的学识肤浅,惹来杀身之祸,想要劝谏此人,要用另外的方法。”

这样想着,邱言感到缭绕周身的yin冷之气波动起来,有要沸腾的趋势。

“这些yin冷之气里,布满了遗憾和懊悔之念,针对的正是稻政,我魂进此身,缘由也在于此,将之解开,然后展现义理稻的义理,事成矣!”

另一边,那张秦安坐不动,他看着邱言,眼里闪过一丝冷芒。

“此人也是个降临之士,能在论道前魂进士林,该是有些意见的,他身绕残留之念,是供奉文章,在士林留下痕迹,被接引过来,这样的身份很轻易破局,若连一个小国都翻转不了,就太让我扫兴了。不过,我已经没有时间耽误了,必须尽快得到农家的圣贤jing神,此人假如说服不了梁主……”

张秦想法一动,布满大殿的意识顿时也有了变更,暗cháo涌动,似狂风前奏,隐隐酝酿。

便在这时,邱言开口道:“大王,要成绩大事,确实不该计较一时得失,您决定推行义理稻,是果决,可保境安民,是仁政,一旦两全,ri后史书上,也是桩美谈。”r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异界医仆 首辅家的长孙媳 被游戏侵蚀的世界 浑天记 花与剑与法兰西 龙床上的炮灰 都市偷香高手 驰骋幻想世界 在忍界签到一年的我已经无敌 逍遥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