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三章 定国侯(1/2)
政事堂中的平章事、平章军国事等,与那枢密院的枢密使,便是民间一般意义上的宰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不过,由于两府的格式,宰执并非只有一人,具体谁高谁低,就要看加衔了,也算是颇为复杂,但官场之人却可以从蛛丝马迹中看出端倪。
便如天子有心提拔一人进那政事堂为相,一般会安排其中的一个官职、地位,让那人提前进进里面,先熟悉流程而和工作,等条件合适的时候,也就水到渠成了。
只是,但凡新进政事堂中,没有的平章事之类的职位,只能说是准相,那新党的新任魁首岑帛,就是这样的地位,他顶替王甫进了政事堂,但没有合适的地位,最初的时候便先在里面听事。
这个“听”字,就体现了权利领域,只能听,能洞察先机,但不能仪事,也就不能参与直接的政策制定,最多在天子问询时,有建议权,直到近期,他才渐渐有了议事权。
这种安排,考虑的重要是资格和升迁速度的问题,若不能四平八稳,进了政事堂也拿不住权利。
反观本日之邱言,同样没有得到真正的政事堂官职,但进了政事堂不说,还能参与议事,里面的问题可就很大了,与之相比,兵部尚书的职位根本: fw.算不上什么了,想来就算有御史要弹劾、参奏,也不会盯着兵部尚书来说事,而是要凑集在这个政事堂议事上。
“没有直接封相,可这态度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主掌兵部,又给了政事堂议事之权,天子的打算很明显,但是这件事情,毕竟不会这么简略……”
有人这样想着。同时拿眼往看邱言,可邱言却立于殿中,并不言语。
此刻的邱言,正在感受着垂落下来的汩汩气运,在身上一转,于毛孔中穿梭,似灵气一样,让他产生了一种洗毛伐髓的感受。
“政事堂之于文臣,就似第三境之于修士,是次跨越。也是憧憬所在,气运汇聚过来、凝聚之后,所产生的官气,神识有脱胎换骨的迹象,这边是用官位和官气来养看,终极形成气场。”
这样想着,邱言抬眼往看龙椅,意识灵觉升腾,好似前进一步就是鲤鱼化龙!
“看似简略的一步。实际上却是咫尺天涯!”
在他的思索中,气运不断攀升,凑集在首,化作一方印证。蕴躲着的是权势的精华。
“官职背后,还有不少的气运,堪称博大,但要等正式上任后。才干将之调动,随着施政,缓缓融进自身。算是有了稳固的气运起源,等正式得了宰相之实位,信任还有奔腾,由此看来,之前的功劳能获得这样的赞助,也算值得……”
邱言有诸多功劳,必定要回报在身上,但除此之外,身后的家族也会有所收获,更有其他方面的赏赐,不会在朝会上说出来,这里所涉及的就是位格的提升。
眼下的收获,已让邱言感到不虚此行了,但随着那意外还是来了,冥冥中,一股宏大气运降临,而宣旨之人话锋一转
“若有贤良,于国有益,朕不吝封赏,邱言北定边境,南安社稷,文逞宇内,又有农事可泽苍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表之以位,彰之以爵,赐封定国侯,钦此!”
诏书的最后一句话,以天子的口吻,将前后事情作为了总结,但终极的成果却让殿中群臣震惊不已。
“封了爵位?”
“文臣封爵!”
文臣封爵,这种事并不常见,也不算罕见,在大瑞建国后,也有先例,与武将勋贵的爵位相比,文臣的爵位若无一句世袭罔替,或世袭的说法,实在就是一个毕生荣誉罢了。
世袭罔替自是不必多说,后代子孙不断继续,而世袭则是每继续一次,爵位便削爵一等,这两种继续方法,是前朝与兵家勋贵的方法,对文臣而言几乎没有可能,邱言的这个定国侯,便是这专属于文臣的毕生荣誉,虽享有勋贵所有的一切特权,但后代子孙没有措施承袭下往。
不过,即便如此,殿上群臣也是炸开了锅了。
“陛下,还请三思!”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看能与有司探讨之后,再做决定。”
“皇上,邱尚书为官勤恳,又屡立大功,便是破格提拔也是正常,只是贸然封爵,难免引人非议,反为不美。”
“便是封爵,‘定国’二字也需考虑,其中关系甚大,不可轻易与之啊皇上!”
“是啊,兹事体大,岂能这般突兀就提出来?三公九卿可曾有过议论?”
一时之间,几名资格较老的老臣纷纷出列,又有几名御史出言,都对册封提出异议。
实在,册封文臣的事情,从来就不是天子一人说的算,这朝臣中有人提出反对也是正常现象,若是无人出面,那才应当担心。
按着正常的情况,这种事确定是事先要放出风声,只是白莲教肆虐的事情还没过多久,又有四周几国的使者到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令文臣武将目不暇接,与邱言有关的消息,又好似雨后春笋一样纷沓而至,信息之多有如洪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实惊悚游戏
庶女锦颜
明柱
天指轮回
鸿天神尊
田园萌宝:农家俏厨娘
秦帝的祸妃
超级快递
农家有女串串香
猎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