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五章 名动天下,世人争相睹(1/2)
叛乱的爆发起自一场意外,但后续的发展却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好似白莲教振臂一呼,立即从者千万,连朝廷的官员、将领也不例外。
若是终极白莲教得逞,颠覆了大瑞,建立了自家王朝,那么在后代史书上,这些从逆之人也就成了从龙元勋,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渲染了大瑞民不聊生,因而义军一起,从者云集。
若是时间流逝,这些在青史上定型,对于参与之人而言,哪怕是身逝世了,只要没有形神俱灭,一样能够收益,或者是干脆被封神,又或者是转世承福。
只不过,这些事情随着邱言的涌现,都没有产生,反倒是白莲教节节败退,终极彻底崩溃,而这些背离朝廷的官僚、将领们,也就成了从逆之人,必定是要在青史上留下一笔的——
朝廷固然从诸多折子中,知道了惑心符的存在,也明确怪不了这些人,但在情势上依旧要有所表现,而且从逆了就是从逆,现实是残暴的,哪怕是有原因在里面,但做过的事情依旧无法抹除,朝廷就算不追究他们的罪恶,但确定也会免职,做出查办的样子,终极全部免职。
这样做的目标,是给其他人看的,让天下人知道,否则你背叛的朝廷,却还好好的做官,今后还有谁会效忠?还不是敌军一到,立马投降,若是敌军赢了,享受荣华富贵,敌军败了,也是官复原职,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对于这些,那些被解救之人的心中也都明确,更不会感到委屈,由于他们的就义,却可以保佑身后的家族。
对于这些人而言。只要家族不倒,一切都还好说。
而这次白莲起兵,在惑心了诸多官僚、武将之后,也以他们为突破口,进而控制了不少大世家、大家族,若是朝廷追究起来,这都是要屠灭满门的祸患,但现在由于邱言的出手、进言,才保全了诸多家族,这个人情。他们不承也得承。
经此一时,哪怕邱言日后做出有违世家利益的事情,这些世家打压、打击,但也不能下逝世手,由于哪一家下手了,其他家立即就控制了大义,登时陷进被动。
有着这样的背景,不少世家都过来与他来往,在接到正式的诏书。离开南方之时,几大世家尽数出动,为其送行。
那场面蔚为壮观,不只是世家。连那沿途的百姓,也是夹道欢送,更不要说,一路上无论车船行到何处。都有那儒生、学子过来,只为一睹其面目。
这次邱言领兵平乱,却又在那汀州成讲学。一时间被引为美谈。
要知道,这五千兵马转战南北,近三十万雄师都难以拦阻,反倒是自身灰飞烟灭了,已然足以名留青史,而白日讲学,翌日就将贼首擒拿,送到府上,更是堪称传奇。
有了这般事情,那民间已然开端流传,说邱言乃是武曲文曲转世,是上天送来安定山河社稷的大贤,其所提倡的知行之道更是水涨船高,在南方掀起了一波 ,无数学子为之憧憬。
冲击理智,甚至在短时间内,令这些学子不往考虑科举、升官,都念叨着邱学的经世致用,渴看能学得一二,然后也如邱言这般下马为学,上马定国!
更是有那心诚的,不敢不顾的冲破阻碍,就要上前拜见,向邱言请教。
这样的行动,自是让那些个侍卫和护卫如临大敌,这次请邱言回朝,已经不是单纯的天子的意志了,邱言在南边做出这么大的事情,将那朝廷高低,连同全部军方,都给震惊到了。
要知道,在白莲之乱刚露苗头的时候,这朝廷上也是如临大敌,固然几方利用此事角力,但也并没有人本相让那白莲教顺势做大,只是白莲教的进境太快,让朝廷众人猝不及防。
只是,匆匆促安排调兵打算后,邱言那边所作出的事情,却更让他们措手不及,从天子到大臣,从统帅到兵卒,无不被晃了一下,有种无所适从之感。
此事,在那朝堂上更是引起了接连混乱,朝廷对于两路精兵是否要持续南下,都是各执一词,互不想让,但僵持阶段,却也令两路雄师难以转动,须得等候朝廷的决定。
此事传出来,让不少兵家将领暗自冷笑,认为朝廷会自食恶果。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虽也尊重邱言,但却不会盲目崇拜,毕竟从现实方面来考虑,蔓延两道、波及半个山河的乱局,单凭五千人马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平息的,而朝廷由于此事争执,使得雄师南下受阻,每晚走一步,就要失往一次先机。
此事闹到后来,甚至引得军中隐隐有变,有将领企图要用兵卒哗变来倒逼朝廷做出决定。
只是,不等他们真有动作,白莲教主被生擒的消息,就直接传了过来,这消息一出,朝廷高低尽数跌破眼球,阵阵惊呼。
那些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加官进朝的官员,本来并不怎么器重邱言,由于未曾见过他当年引起的中枢变更,可此事一出,这才知道那分明是一条即将过江的猛龙!
有鉴于此,朝廷高低便就达成共叫,招邱言速速进京,不用在滞留在南方了——
开玩笑,再留下往,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神保护人
古代荣宠手札
我们互为倒数
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
END
都市疯神榜
重生鉴定师
废土行者
庶女嫡妃
六欲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