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踏遍群山觅仙踪(1/2)

寒来暑往,春去秋回。

辗转之间,距剑圣穆容止送密信至峨眉,已是三载。

又是一年春好处。

峨眉山上的春天总是分外美丽,眼之所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群山之间,云雾缭绕,夹杂着各色野花,烂漫纷繁,宛如神仙画镜。

人人尽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再好,却不及峨眉山流光春色。

幽微灵秀地,别有艳阳天。

每年五月份前后,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最是繁盛,峨眉山佛家称杜鹃花为“桫椤”,从低峰部的报国寺一路步行到高峰部的万佛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杜鹃花,颇为壮观。往来踏春的游人,言笑晏晏,络绎不绝。人雅客、王孙公子,锦衣玉带,骑着马儿,款款缓行。

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千年杜鹃如火如荼,鹅黄、淡紫、洁白、酒红、玫红争奇斗艳,煞是诱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流连忘返,如梦似幻,沉醉不知归路。

怪道《香祖笔记》有云:“武肃王不知书,而寄夫人诗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资致无限。”

繁花美景,赏心乐事。

情到忘我时,出口也成诗。

可见这诗情雅韵,触景感怀,自古以来,人皆相通。

桫椤坪与毗邻的雷洞坪,是峨眉山上杜鹃花开得最好的地方,姹紫嫣红,弥天漫地,更有“桫椤鹃海”这一美誉。

峨眉金顶上的春天却来得比别处迟,山下春光如醉时,金顶仍是积雪压枝头,透着微薄的凉意。怪道古人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而此时,在那三千米的峰巅之上,桃花却已经开了。

峨眉金顶,舍身崖畔,桃林旁,一个少年正坐在一张板凳上,认真细致的搓着一根粗大的麻绳,每搓好一段绳,便使劲扯一扯,看看麻绳是否结实。

晓风一过,牵云带雾,桃花扑簌簌飘落,宛若世外桃源,此间沙弥,僧衣青带,布鞋白袜,眉目清秀,正是君宝。

但见他神情专注,手脚并用,动作十分熟惯勤谨,肩上、头顶早已落满了桃花,他却无心拂拭。

春寒未褪,晓雾薄霜,君宝的一双手俨然有些泛红,一双布鞋也沾上了泥土与露水。

如今,君宝十七岁,已然是一个翩翩少年了,个头早已高出了空大师许多,样貌眉眼也长成一个大人模样了。

常年的刻苦练功,使得君宝的体魄格外健壮,虽然表面仍是一副清清瘦瘦的模样,弱不禁风,体质却早已脱胎换骨,较之师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处在这佛门无争之地,又得了空大师日日悉心教导,君宝较之寻常人,又更显谦和宁静,与世无争。虽然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眼中却没有同龄人的戾气,更无争强好胜之心,虽身处江湖,却无江湖气。只是那股与生俱来的呆气,却丝毫没有减少一分。

正所谓灵秀之地养灵秀之人,峨眉山钟灵毓秀,山林古刹,奇峰幽谷,暮鼓晨钟,修佛参禅,滋养出来的人自然也是俊秀雅逸,钟天地之灵气。

君宝平日修习佛法、勤练武功,加之峨眉派管教极严,因此一日下来,余下的时间少之又少,此次足足花了三个月,总算才搓成这两根麻绳,每根麻绳足足有五十来丈长,蛇身一般粗,一股扭着一股,结实牢固,能承三人重量。

他心心念着,以这两根麻绳,凭一己之力,下到舍身崖底,探寻那林中仙踪迹,至少,要知道她如今是生是死。

自那白衣少女纵身跳入舍身崖以来,便从此没了音信,生死未卜。

虽然,跳入舍身崖必死无疑,可既然没有寻到她尸身,那便还有一线生机,生机尚存,君宝就仍不死心。

这三载间,君宝踏遍群山觅仙踪,将峨眉山每一寸土地都走遍,只是再也不见当年在舍生崖畔临风起舞的白衣少女了。

若君宝起初认定那白衣少女是林中仙,或许是因为年少无知,若信誓旦旦要寻她踪迹,或许也是一时兴致。而如今年岁已长,灵智既开,却仍旧念念不忘,再想探寻那少女,却是因为他心中那份耿耿于怀的呆傻之气,对万物众生的慈悲之心。

自古以来,跳入峨眉山舍身崖的人,就从来不可能活着爬上来。是以,君宝此次一行,亦是抱着舍身坠崖、随时殒命的决心。

她如若还活着,最好不过,若是芳魂已逝,那便更加不能留她在崖底,孤魂野鬼,无依无靠,自己亦当亲下舍身崖,敛其尸骨,以慰亡灵。

夜阑人静,月上枝头。

山居无岁月,夜长似年。

整座峨眉山又悄寂下来,群山如染墨。

君宝结绳完毕,独自一人提着两副麻绳,便行至舍身崖边,心翼翼探出半个身子,往崖下一望,但见山崖下的浓雾早已散尽,借着满月的清辉,崖壁的走势清晰可见,天时、地利、人和,今天正是大好时机。

君宝决心既定,当即敛容整装,行动开来,取出一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吾为元始大天尊 我要掠夺诸天 美女的限量高手 我女儿来自未来 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 穿越之妖神为妃 崛起废土 胡言乱娱 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我的鲨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