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背井离乡犹凄惶(1/2)

中秋一过,气候转凉,再过两月,便又是三年一度的试剑大会。每隔九年,每到这时节,各大门派皆浩浩荡荡的赶往武当山,如同赶庙会一般,好不热闹。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的客栈、旅店、茶馆都是人满为患。街头巷陌,所见者皆是武林人士。胆怕事的门店,本利薄,又怕招惹了杀身之祸,索性早早的关了门,收拾了金银细软,携家带口的出了丹江口避风头去了。贪财胆大的酒楼客店倒是敞门相迎,又可乘此机会大捞一笔。

官府更是暗中调兵监视,一旦察觉有造反起事之嫌,立马出兵剿灭乱党,不留活口。官民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好在试剑大会举行了五十余载,武林中人与官府相安无事,官府也就去了一半的疑心,不过仍旧安插眼线混入试剑大会,以防万一。

试剑大会这股热劲一过,各大门派也一批一批的撤走,丹江口又冷清萧条了许多,外出避乱的商贩又拖儿带女的回到丹江口,收拾店面,重新开张。

这一日,秋风萧瑟,天色昏昏,已下了半日的雨了,街上行人冷清。

茶馆里稀稀落落的坐着几个闲汉,百无聊赖,听书人咿咿呀呀的书。

茶馆里间,那书的老者须发皆白,神闲气定,眯着双眼,一副悠悠然的神态。身旁站着一个十来岁的红衣女孩,手执红牙板,身量尚,却也长得粉雕玉琢,一双漆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甚是灵动。

跑堂的哥肩上搭着一条泛黄发旧的汗巾,手里提着一个滚烫的茶壶,一面麻溜的给客人添茶倒水,一面问那书的老头:“苏老儿,我们离了丹江口的这几日,倒也有什么新闻没有?”神色却是慌慌的。

红衣女孩口齿伶俐,反应又快,手中红牙板一声脆响,接口道:“你是知道规矩的。要想让爷爷个故事,你得先拿一个故事来做交换。”

这苏老儿名叫苏妙青,书卖艺,行走江湖,想要听他书的人,需得先拿一个故事做交换,他才肯书。

他行为乖僻,旁人的故事若是不真,他也是不肯作交换的。偏生如此,可就是有人买他的账,愿意听他书,这就是他和其他掉书袋子的书人的不同之处了。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见闻之广博,阅历之丰厚,前所未有。江湖人士也都乐得在苏老儿这里买道消息。

站在苏老儿身旁的红衣女孩,正是他的孙女苏杭儿。

跑堂的哥放下了大茶壶,解下汗巾擦了一把汗,道:“那我便个故事与你听听,只是我笨嘴拙舌的,别惹得您苏老儿笑话。”又瞅了苏老儿一眼,神情殷切,郑重其事的:“您老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听好了。”

苏杭儿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朝他脸上一扫,若有所思的笑了笑。

只见那跑堂的清了清嗓子,颓颓的拉过一条长凳来坐了,沉思良久,才叹了口冷气,幽幽道;“我老家在大兴安岭山旮旯里,穷乡僻壤的,屋前屋后都是山,走上十几里路才遇得上一户人家。我妈养了九个兄弟姐妹,九张嘴巴等着吃饭。那时候真是穷的什么都没有,饿极了,什么都吃。人家吃红薯,丢了红薯藤不要,我们就把那红薯藤捡了来,放在一口锅里一蒸,再拿饭勺那么一搅,几个兄弟姐妹就围着那口锅抢着吃。人家不见了红薯藤,只道是我们偷了,跑到我家来讨,那捆红薯藤他还等着拿来喂猪的。”

着又叹了一口冷气,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猪都有得吃……来可笑……我们兄弟姐妹饿成那样,还管他什么猪食不猪食……人都要死了,还有什么吃不得的。”

在座见他神色凄凄,皆竖耳倾听,但听他又道:“那时候家里穷,什么吃的都没有,爹爹打猎遇了熊,回来的时候一身血,被熊咬得都没有人样了,眼看只剩半条命了。过年了,家里又没米,我妈跑了十几里路到李家借米,任我妈怎么苦苦的求他,他就是铁了心肠不肯借,我妈急的眼泪直掉。白白的跑了十几里的路,家里几个的嗷嗷的哭个没完没了,妈也没办法,实在是什么吃的都没有,恨不得把她自己的肉割下来给我们几个分了。”

苏老儿眯着双眼听着,神情悠闲,苏杭儿心中却有些不忍,毕竟年龄尚,阅历尚浅,耳根子软,听不得人间惨象。

二叹了口气,又道:“我妈就抱着我:‘李家的人也真是没有良心呀!我巴巴的跑过去,求着他借几斤米他死活不肯,你怎么会有这样心狠的人。怪只怪我生了你们九个,又养不起你们,好不容易从这么点儿大养成了人,偏生又夭了两个。’我妈的伤心处,就哭了起来,那时我才十三岁,不懂事,看见妈哭,我也跟着哭。”

茶馆中,喝茶的也放下了茶杯,吃瓜子的也停下了嘴,翘着二郎腿的也忙将腿放下来摆正。

只听他道:“可我妈的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心里恨极了那姓李的,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一刀把他给杀了,咒他全家上下不得好死。只盼得他全家都饿成乌眼鸡,到时候哭着跪着来求我借米,就是尽了好话,我也不会给一粒米。我妈那时候一到过年过节就坐在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龙婿的逆袭人生 帝少狠爱:神秘老公缠上我 神欲之心 超级掌教 突然和美女上司有了娃 我的淘宝连天庭 诸天神庭证道途 乔少宠妻 重生之逆天神豪 最强情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