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失望的因由(2/3)

而国家打仗除了强盛的的军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粮草。

就像那句话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此可见粮草的重要性。而打仗尤其是长期的种族战争打得就是经济补给,只要补给跟得上,哪怕打上百年千年都没有丝毫问题。

若是农家没有覆灭,将华夏的粮产提升上去,国家有了足够的余粮,看谁还敢来打,即便是耗都能将对方给耗死了。

农家都如此重要了,其它的更是如此,就像那一个墨家。

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这些还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墨家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

读过书的地球人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崛起,发展成世界级大国,除了数万万人民的努力,更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

若是墨家能够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的话,那产生的好处绝对是方方面面的,将华夏推升到世界霸主都不是问题。

秦昊就不相信在古代华夏人人手一把ak47,还不能征服整个世界?

但可惜这一个华夏崛起的契机被董仲舒这一个千古罪人给葬送了,虽说此人没有亲自举起屠刀,但却举起了一个软刀子,禁锢了华夏人民的思想,给华夏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华夏古代士人的地位是十分之高的,而士人又有九成九都是学儒的,这些人对于其它行业可都是很鄙视的,一句奇淫巧计就可以表明这些人的态度了。

由于这些儒生的排挤打压,其它学派的人根本就当不了官,这样久而久之后学之辈看到这些行当难以出头,也就全部都去学儒了,

没有了人才的加入百家又怎么保住传承,更何谈是将自身学说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了。

若是百家能够流传,华夏的国力绝对会飙升n+1个档次,到时候即便是因为朝代更换,或是朝廷政策软弱导致华夏元气大伤,但也足以吊打周边的异族了。

也就不会出现五胡乱华,元蒙南下,满清入关这种外族灭杀华夏人的悲惨事件了。

可以说那个董仲舒就是华夏的千古罪人,虽说责任也不全都在他身上,但此人至少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当然,秦昊这并不是黑儒家,他黑的是一些学儒的人。

儒家的治国理念就是所谓的以礼治天下,仁政为核心,实际作用也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粉饰一下。

那以礼治天下,仁政为核心说到底就是一堆屁话,真正治理天下的时候其实用儒家也只是用对方的中庸和道德,实际操作还是法家和黄老之学,儒家主要存在价值是在于约束官员的道德修养。

儒家的核心是克己复礼,之后从克己复礼才延伸出来仁。

但那有个毛用啊?

那玩意只能作为个人的道德准则,至于实际上遵不遵守谁知道?

要知道当官的大部分都是政客,你见过哪个政客是有道德有底线的?

已经变成了一个政客的儒生,你能认为他还是一个纯粹的儒生吗?

被这些变成政客的儒生一搅合儒家连自身道德都被扭曲了,自然地后世的所有儒生就彻底的变质了,腐儒,犬儒这些称谓也就随之现世了。

儒家的口号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成为一个知礼仪,有道德的人。

可是连这一个首要条件都被扭曲变质了,儒学也就被彻底的拐到了迷子地里面去了。

这还是在太平盛世,到了乱世还用儒家的那一套就纯粹是茅厕里打灯笼——找死了!

有句古话说的是乱世用重典,这就是说在乱世之中所要用的就得是法家兵家的那一套,只有这两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天下,早日统一。

细细想来法家其实最擅长的就是治乱,对百姓是有大利的,基本上也不会去坑百姓,主要干的都是整治不法分子,而古代什么不法分子最多,还不就是统治阶级吗?

所以说法家这东西是绝对站在老百姓这一边的,是老百姓的忠实盟友。

不过说起来儒家其实也是一个全能的学派了,有孔子的仁道,也有孟子的王道,其后更有荀子的霸道。

仁道与王道都算是上乘之道,但它们有个先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国家强盛,你要是在一个小国寡民的地方玩仁道王道,那纯粹是在找死。

没见孔老爷子连他的老家鲁国都没有挽救得了吗?

而剩下的一个荀子的霸道就很好地弥补了这,若是这三者能够一起使力,作为王朝治世的核心思想倒也挺不错的,但可惜荀子的主张是被后世儒生所排挤的。

后世儒生说的都是孔孟之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战神女婿沈北 犯罪心理 吞火天尊 末世之偏安一隅 全民公敌 雾里雾外重相逢 缠爱:婚姻之痒 特级厨师 末世之偏安一隅 亿亿神豪林东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