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12)益动而巽(中一)(2/3)

上京平原府的龙门石窟,你总听说过吧?”

&1dquo;龙门石窟?”这时候6寄迷愣的双眼才总算有了点起色,他咽着唾沫问,&1dquo;&he11ip;&he11ip;子达说的是龙门山摩崖造像吗?”

商成点了点头。

&1dquo;&he11ip;&he11ip;知道。我在平原府做了两任府尹,去过几次。可没见过什么《郑文公碑》和《张猛龙碑》,你说的龙门四品二十品,更是听都没听说过&he11ip;&he11ip;”6寄喃喃说道。

商成知道6寄自为官就一直在上京附近转圈,哈哈一笑说道:&1dquo;郑碑和张碑都在山东,你没去过那边,没见过也很平常。我也只在曲阜孔庙见过《张猛龙碑》。”这碑的原名他也记不太清楚,干脆就含混过去不提,只摘着有印象的前人评价转述,&1dquo;这是魏碑第一,书风强悍,用笔如切金断玉又不乏变化,潇洒古淡且奇正相生,书法开唐楷先河&he11ip;&he11ip;至于龙门二十品,都是石匠们应客人所作的题记或者墓志铭,无名氏刀凿斧劈所著,姓名早已经湮没不可考证。”

6寄默然不语,半天才说:&1dquo;是北魏的碑文?不是曹魏?”

商成端着茶盏想喝口水,杯子递到嘴边又停下来,笑道,&1dquo;谁告诉你是曹魏了?”他喝了口水,放下茶盏,说,&1dquo;伯符是楷书的由来了。魏晋时楷书就出现了,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都是楷书,而且是成熟的楷书。两晋交替,南北的文字展也就走上了两条道路。一方面南朝士大夫风流蕴雅,所以文字上就力求唯美;另外一方面,大批北方读书人南渡,北方文字从隶书到楷书的展演化就难免出现一个断层,自然就走上另外一条道路,民间艺人们自己摸索着变化的方向一一主要还是民间的习惯写法,自然就没有书法家们的精雕细刻,反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大气。因此才有&1squo;南书温雅北书雄健’的说法。隋唐时南北书法本来有机会融合,可唐太宗李世民最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晋朝书风一直是终唐一代的主流,所以大家就不再去关注什么魏碑,而是专心致志地固定楷书的法度和字体结构。就算有人去学魏碑,也是书法家的个人兴趣,象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就受到魏碑的影响,行书《张翰思鲈帖》孤峰崛起四面削成,也带着魏碑重势重力的痕迹。另外的人里也有学过魏碑的,好象是褚遂良一一”他拍着额头想了想,不很肯定地说,&1dquo;好象就是他。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碑》字体瘦劲,结构精严,魏碑的痕迹很深。另外一篇传世的《大字阴符经》虽然有人说是伪作,不过笔力劲峭,意韵古淡,沉着痛快,倒是更有魏碑的神韵&he11ip;&he11ip;”

他难得一次清闲,又是和当世知,自然是信马游缰侃侃而谈,从隶楷的演变直说到初唐四书家,又从欧阳徇的书法直谈到楷书的洋洋大成,犹自兴致盎然。好在他还记得陈氏大赵向来是以承继盛唐正统而自诩,才没有把话题扯到宋朝四大家重书法创作而不重书法创新上。

6寄早就听得怔忡迷楞了。从商成嘴里冒出来的一篇又一篇书贴,既让他心痒难挠又心惊胆战。他妄自称一声&1dquo;书画传家”,可家里收藏的作品绝大多数都不过是些名气不大的书家画家所作,商成说的不少书贴全是幕名已久却恨未能一见。看商成把一篇篇帖子说得天花乱坠,兴致来处更是大段大段地背诵原文,手指蘸着茶水在几案上涂抹描画,评价说这个字&1dquo;跳达洒脱”,那个字&1dquo;骨丰肉美”,行书草书楷书信手拈来不一而足,令他色授魂与心神迷醉。恍恍惚惚中心底里骤然升起一股疑团:难道说这些碑刻,商成竟然全数看过学过揣摩过?那得跑多少地方,耗费多少时日?而且就他所知,商成提到的《仲尼梦奠帖》前几年被人拿到上京喝卖,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争相邀买,最后是南阳公主用四千七百缗购得一一难道说商成竟然在南阳公主之前就已经研习过帖子?

皇天菩萨!这是个什么样的和尚?

他被这乍然闪现的念头惊得浑身一激灵,神智也就随之清醒过来,不动声色地瞄了商成一眼。

他早就疑心商成的来历,也拐弯抹角地找霍士其打听过,只是霍士其的嘴巴太紧,一直没什么现。他现在总算有了佐证一一如此见识如此眼界的和尚,早就该名动天下,怎么可能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末世空间:男神独宠丧尸妻 重生六零俏媳妇 夜提刑 巫师之旅 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完+出版) 穿越之红颜绝恋 英雄联盟之雪霁初晴 持续撩拨死对头后,我变成了O 我的老婆很傲娇 无限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