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舆论压力(3/4)

只是笑了笑:“比起那些要价过高的传统承包商,我宁愿和一个知道分寸的'外人’做生意。至少他不会在《华盛顿邮报》上乱说话。另外苏宁同样是拥有我们阿美莉卡的

合法国籍。”

而在洛杉矶,苏宁正审阅着一份新的投资清单......

页面上赫然列着Facebook、YouTube等初创公司的名字。

世界正在改变,而他,早已布好了下一局棋。

......

2004年3月,《华尔街日报》总部。

调查记者丽莎?陈盯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手指轻轻敲击着键盘。

六周前,她偶然发现永仁集团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网络异常复杂,这个线索将她引向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方向。

“你绝对不会相信我发现的东西,”丽莎对着电话那头的编辑说,“那个神秘的亚洲富豪苏宁?我们的‘商业奇才实际上是二十年前从福建偷渡到美国的非法移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证据确凿吗?这可不是能随便报道的事情。”

“问题就在这里!但是我可以确认他是1987年通过偷渡来的,只是后来获得了合法的国籍。”丽莎翻动着手中的移民局文件副本。

编辑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天啊!这将是今年最轰动的商业报道。布什政府知道他们最青睐的国防承包商老板是这么号人物吗?”

丽莎的嘴角扬起一抹胜利的微笑:“准备好头版吧!我们要震动华尔街和华盛顿了。”

三天后,《华尔街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从偷渡者到亿万富翁:永仁集团掌门人不为人知的发家史》的长篇调查报道。

文章详细描述了苏宁如何从福建农村偷渡到洛杉矶,在臭名昭著的唐人街摸爬滚打,最终建立起横跨亚欧非的商业帝国的传奇经历。

文章如同一枚核弹,在全球商业和政治圈引爆了连锁反应。

洛杉矶,永仁中心88层。

苏宁放下报纸,面无表情地看着落地窗外阴沉的天空。

林世民站在办公桌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老板,《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都要求采访,《纽约时报》已经在准备跟进报道了,”林世民快速汇报着,“CNN和BBC都希望能做独家专访。”

“联系麦克?罗杰斯,”苏宁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出奇,“是时候启动‘红鲱鱼’预案了。”

林世民明显松了口气,立刻拿起电话。

麦克?罗杰斯是华盛顿最顶尖的危机公关专家,曾帮助多位政要度过丑闻风暴,收费高得惊人,但物有所值。

与此同时,全球媒体已经开始了疯狂的挖掘竞赛。

BBC的一档调查节目找到了几位曾在洛杉矶唐人街待过的华人,他们回忆起了年轻的苏宁。

《南华早报》则挖出了警方档案:1988年,苏宁曾卷入一场黑帮械斗,被捕后因证据不足释放。

更令人震惊的是,1990年香港海关记录显示,一家名为“永仁贸易”的公司涉嫌走私电子产品,公司登记董事赫然是“艾米丽”??苏宁如今的妻子。

这些爆料像?雪球般越来越大。

到第四天,连美国国会都有议员公开质疑:“我们怎么能将国家安全相关的合同交给一个有犯罪背景的商人?”

就在舆论风暴达到顶峰时,《泰晤士报》突然刊登了一篇截然不同的报道。

《从黑帮人员到慈善家:一个移民的救赎之路》。

文章主角依然是苏宁,但角度却大相径庭。

文章详细描述了1988年那场黑帮火拼的另一个版本:

当时,英国商人安德鲁?卡明斯基意外卷入黑帮交火,是年轻的苏宁冒险将他救出,自己却身中两枪。

康复后的卡明斯基出于感激,不仅帮苏宁获得了合法居留权,还资助他创办了第一家正规公司。

“如果没有苏,我早就在那条暗巷里没命了,”现年68岁的卡明斯基在伦敦接受采访时说,“他是我见过最勇敢、最聪明的人。从黑帮手中救出我后,他完全可以选择拿走我的钱包和手表??那在当时值不少钱。但他没有,他

拖着受伤的身体把我送到了医院。”

更关键的是,卡明斯基提供了一份香港入境事务处的官方文件副本,证明苏宁在1988年就已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获得合法身份,并非媒体所称的什么“非法移民”。

苏宁自然不可能让艾米丽站在媒体之前,毕竟当初的婚姻移民是一种灰色交易,所以便是早就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这篇文章像一盆冷水,稍稍浇灭了愈演愈烈的舆论大火。

但真正扭转局势的,是苏宁接下来出人意料的举动。

2004年4月5日,CNN全球直播。

著名主持人拉里?金面对镜头:“今晚我们有一位特别的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快穿攻略:双面男神宠上瘾 九州医圣 没种你就滚 校花的极品高手 [综英美]官逼同死哪家强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大清雄起 本能痴迷 重生后我带领部落称霸大陆 神仙相公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