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强势的书记(2)(2/3)

系到民生国计的产业,国家还是要占到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仅仅的是想通过一个政策要引入外地的民资,就有这么多人反对,那么明天我要改制永阳的永娟集团,会不会闹上天!今天的事,到此为止,散会!”唐景荣非常强势的说道,他也没有理会杨兴邦张嘴想说话的动作,直接起身离开了会场。

“怎么能这样,这也太不适合规矩了!”李阳气愤的说道。

“是啊,怎么能这样,我认为有必要向上级反映,这哪里还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只是一言堂嘛!”

潘书宏也有点生气,如果真的让唐景荣这样把持着常委会,那么对于他们这几个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杨兴邦阴沉着脸,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来开了会场。

李阳、潘书宏、胡卫风也跟着离开了会场。

“呵呵,杨大炮,今天表现的很是不好啊,看来被吓住了!”孔庆林笑着说道。

“是啊,他应该可以唐书记说话中间插话嘛,虽然很不礼貌但是效果比现在就会好的多!”

秘书长也笑着说道。

“呵呵,今天一上来,杨大炮就失算了,他怎么能什么也不准备就来了,至少也准备一个议题讨论嘛,这样可好,整个会议他就是一个附庸嘛!这可不是一个强势县长应该表现出来的!”

余德明满脸微笑的说道。

“呵呵,自大惯了总有吃亏的时候,看来老书记的沉默不是帮助了他,而是害了他啊,怎么样斗争,拿什么去斗争一样也没学会,到是只学会了到处树敌!这是老书记惯出来的毛病啊!”

孔庆林笑着说道。

“要主导整个会议的走向,言论的走向,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哎,虽然我很不喜欢唐书记这样的作风,也不同意他的一些做法,但是今天他赢了!”

柳秘书长摇了摇头说道。

“那个老余,你怎么会支持唐书记啊?”

柳秘书长对着余德明说道,这让他很意外,自己支持唐书记在这四人当中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余德明这个军队的人突然支持余德明,还是让柳秘书长很是意外。

听见柳秘书长这么问,另外两人也是望着余德明,想看看他怎么回答。

“哎,我们部队从来不插手地方的事物的,当然除了拥军还有部队转业的事,但是这次我接到的是省军区政委的电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要求我一切听党的话,听党的指挥!”

余德明叹了一口气,能请得起军区政委的人,又怎么是自己能得罪起的人呢,他本不想说的,为了帮这些人一把,他还是说了出来。

另外三个人均是一愣,不再说话,全都思考起来。

这四个人每次开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会议结束了,并不急着离开,而是对会议的情况,随便的议论几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几个人的立场并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做一些交流。

这种形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规矩,几个老谋深算的人,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有利的信息!

永阳常委会的情况,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传播下,整栋大楼瞬间就知晓了,甚至是越传越夸张越传越离谱,但是可怕的是,夸大的离谱的话居然有许多人相信,并且更加夸大的传播出去。

说谎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相信!

渐渐的要求见唐书记,跟唐书记汇报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但是唐景荣只是有选择性的见了几个人,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勉励话语。

漩涡中反应最大的属于永阳绢纺厂,公司领导人心惶惶,干部职工更是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赵子轩认为唐书记透露出来的这个想法肯定会引起很多麻烦,只是他没想到麻烦那么大,超出了自己的意料,同时也是永阳官场彻底洗牌的导火索。

永阳绢纺厂是六十年代初期从上海搬迁到永阳的大型纺织企业。

19年,该企业由中国民族资本家朱节香创建于上海,初名为中和绢丝厂。195年更名为中孚绢丝厂。新中国成立后,中孚绢纺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展迅速。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孚绢纺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企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产品质量一直居国内先进之列。

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需要,上海中孚绢纺厂一分为三,为支援内地工业建设,除部分设备和人员迁往内蒙古扎兰屯或并入上海绢纺织厂外,大部分设备及主要人员迁往江南省的永阳县。

迁厂之初,正值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活条件不但艰苦,工作条件也相当差。因没有运输和起重工具,100锭绢纺配套设备以及6吨重的锅炉,从船上搬运到厂区,1公里多的路程,全靠肩扛、手搬,靠在地上铺木头轨道,一厘米、一厘米地挪动,最终硬是用双手把所有设备都搬进了工厂。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投产,企业没有一点外援,全凭自己艰苦奋斗,仅用了不到5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恶婆婆不洗白,只虐渣儿女 霸邪狂 海贼之窃取果实 驱魔少年之无双 豪门失婚:薄情总裁温柔妻 三国之占山为王 吴忠贤周仁帝 刚穿越就和大明星结婚了 神龙魂 萌鬼别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