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7章 迁都(1/2)

皇太极大宴洪承畴的事情,传的是举国皆知。

就俩不谙世事的偏远拾荒者都知道皇太极招揽了一个人才,是辽东总兵,洪承畴。

崇祯得到这个消息后,祭祀还没有举办完,他愣是呆住了整整一天,

周皇后心疼的来到他的身边“陛下,您多少吃点东西吧,大明的天下还要等着你呢!”

“卢象升战死,祖大寿、洪承畴已经投降,锦州丢失,宁远只在旦夕之间,剩下一个山海关还能撑多久呢,大明完了!”崇祯叹气说道。

“陛下,只要您还在,大明就不会亡,想当年努尔哈赤不用13副盔甲起义,可陛下您现在仍然坐拥中原江山,只要您励精图治,总有一天,皇太极会被您消灭的”周皇后心疼的握着崇祯的手说道。

“朕明白了,皇后你先休息吧”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周皇后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好默默的退了下去。

“诏内阁大学士陈新甲”又呆坐了一会,崇祯当即召见命令王承恩传口谕。

“陛下,不知道这么晚了,你有何事?”陈新甲礼毕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自从传来洪承畴投降的消息后,崇祯的整个人状态都显得很不对,陈新甲察言观色,顿时小心翼翼的问道,生怕收到无妄之灾。

“祖大寿、洪承畴投降,卢象升战死,这件事你又何看法?”崇祯仿佛一个塑料造的木头人,冷冰冰的问道。

“陛下,臣以为,祖大寿大部分家人都不再京师,此贼早就狼子野心,多次拒诏回京,眼下我们没有别的办法,而那洪承畴可将其家人都斩杀以儆效尤,至于卢象升,陛下应该大家褒扬,来收天下猛将之心”陈新甲小心翼翼的道。

“原来如此,文官可杀!”崇祯双眼犹如鹰隼般盯住陈新甲。

“陛下,饶命啊,臣不知道犯了何事”陈新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唉,朕反思了一天,朕的确做错了许多事情,绝大的一部分是在你们这些昏庸的文官谏言造成的。

我大明朝将领力战被俘,或者力不能支投降后,他们在后方的妻子儿女,都会被我下令杀死,或者罚没为奴,如此一般,则投降者的人心更加坚定了。

你知道皇太极是如何做的?”

不等陈新甲回答,崇祯就继续说道“记得当年的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失败诈降,逃奔后,皇太极没有杀害被俘虏的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洪、祖泽润,相反却封他们两兄弟为官留用,继续对祖大寿进行攻心计;面对“塞上之兵,莫劲于祖大寿之兵”的形势,皇太极采取“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的策略,不依不挠地诱降祖大寿。

皇太极在得城、得兵、得将的选择中,选择了“得将”招降人心的做法。

如此一来,有哪个武将不会为其卖命呢!”

陈新甲匍匐在地上,泪如雨下。

“朕少年登基,一直以为自己雄才大略,振兴大明的重则非我莫属。或许这个想法哪怕这以后的抉择从一开始都错了,所以到现在一错再错。”崇祯仿佛不是和陈先甲说话,而是在和另一个人说话。”

“不要动他们的家人,从现在开始,能挽回一点是一点吧,还有你说我现在迁都南京如何?”

“臣不敢妄言!”陈先甲犹如小鸡一旁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你是大学士,内阁首辅,关键时刻不顶用,朕要你何用,还不如杀了!”崇祯依旧用一种平淡至极的语气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的语气越是平淡,陈新甲越是害怕。

他只好说道“眼下情势万分危急,为大明计,陛下应当保全有用之身,以图再起,臣一切唯陛下马首是瞻”

“好,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明天朝会上你见机行事!你先下去吧”崇祯眼前一亮,似乎又充满了希望。

陈新甲退后,回到家中,心中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知道崇祯是有意要迁都,又顾忌面子,不能说出来,便想假借自己的手好说出来,可这个想法自己说出来无一会被骂死。

可这怎么办呢。。

现在的陈新甲有些后悔当了这个内阁首辅。

而陈新甲走后,崇祯惨淡的双脸总算流出了一丝微笑。

南京各级文武官员都齐备,本来就是当年朱棣为皇帝准备的备用朝廷,万一北京顶不住,就回南京来。

可自己是要面子的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自己率先下令迁都,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甚至青史留下脏名,所以这个锅他不想北,而是想让大臣们来背。

第二天一早,朝会上,崇祯频频向陈新甲示意,陈新甲装着胆子当做不知道,整整一个朝会也没敢提出来。

下朝之后,崇祯已经起了杀心,准备找个事由杀了他。

陈新甲回到家中,看崇祯的眼神终于明白他对自己起了杀心,于是急忙找人暗中四处宣传迁都,好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造势。

这个消息被当时左中允李明睿听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总裁在上:新妻,不要闹 婚色撩人:野性娇妻宠入怀 极品高手 祟祟平安 魂武帝皇 天荒杀神 信息素对撞 叶晨楚敏 美男诱惑:夫君如狼似虎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