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民族英雄(2/2)
名字可是叫世忠?”我一脸的激动。这样的人物,老子如果不抓在手中,岂非枉为穿越大军中人?
妈的,老子穿越,做什么都不像别人穿越那样如有神助,本来以为自己弄个绝世武功秘籍的,没有想到就是一个日记。
本来要搞什么车床啊,蒸气机啊什么的,可是自己又不懂。好像那些穿越的人,什么都能搞好。而老子事事都碰壁。
现在,老天终于给老子一个机会了。天降猛将兄啊!
见我一脸的激动,韩世忠则是一脸的不解,“西门公子认识在下?”
韩世忠这么一问,道是让我崇拜的心凉了不少。
妈的,老子总不能告诉他,我是穿越过来的,你是民族英雄。而我一直对民族英雄很是敬仰!
不过想想,有些事,却可以说上一说的。
“义父曾经向我提起阁下,说崇宁四年(1105),西夏扰边,阁下所在部队抵银州(在后世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御边抵敌,阁下斩将夺关,夏军大败,经略上报你的功劳,为童贯所疑,“止补一资”。
因此,在下才知道阁下大名。只不过,在下没有想到,阁下竟然如此年青,真是少年英雄啊!”
“西门公子过将了。”韩世忠淡淡地笑了笑,拿起一枝烧火棍轻轻地拔弄着篝火。
崇辱不惊,大将风范!
“只是不知将军怎么会到达这里?”我很不明白。难道是我穿越过来引起的蝴蝶效应?
“西门将军前来剿匪,朝廷从童将军那里调了一些军队来,在下不容于童将军,所以将军将在下派来了。”
“那阁下怎么会答应留在在下家中呢?”我很是奇怪,按说剿匪工作已经完成,他也应该走了。
“阁下送了近千军士如此大的好处,西门将军怕在下将秘密说出去,所以将在下留在这里了。在下是厢兵,朝廷自是不会在意在下生死。”
其实,我一直奇怪,他十八岁参军,可是与西夏的战争发生在1105年,也就是他当时只十六岁,这中间一定有什么问题。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宋朝的兵制。
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军权由三个机构分任。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掌军权及军令,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湘军;率臣,为禁军出征或镇戍是临时委任的将帅,统领地分属三衙的禁军,事毕皆撤销。
“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
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
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这种体制对于消除中唐以来绵延200多年藩镇割据的局面,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平定各地割据政权的过程中,各小 队中的精兵被收编入禁军,编入殿前司。
在兵力的配置上,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
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
北宋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兵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而韩世忠所说的厢兵,在宋军中是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
北宋初,将各地藩镇的精兵抽调中央,剩余的老弱残兵留在本地。另加新设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
招募厢兵一般不讲求体质,还有部分厢兵来源于流放的罪犯(林冲也算是其中之一),禁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也可降充厢兵。宋朝的厢兵从事各种劳役,诸如修建,运输,邮传等等。
劳役极其沉重,军俸却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现象严重。
所以,朝廷也不会在意韩世忠的去向了。
本章已完成!
大秦:窃听心声,三年登上皇位!
总裁凶猛:霸道老公喂不饱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熙朝帝姬传
逍遥小神医
韩娱攻略
重生之商路弯弯
隐龙
一世绝爱之冷妻难驯
召唤之最强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