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古代车床(1/2)
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1797年,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
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
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
在车床的发展史上,莫兹利可以说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1771年8月22日生于肯特郡伍利奇,1831年2月14日卒于伦敦。
莫兹利于1797年制成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它带有丝杆和光杆,采用滑动刀架莫氏刀架和导轨,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此后,莫兹利又不断地对车床加以改进。他在1800年制造的车床,用坚实的铸铁床身代替了三角铁棒机架,用惰轮配合交换齿轮对,代替了更换不同螺距的丝杠来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这是现代车床的原型,对英国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他采用手工铲点子的刮削法制成标准平板,用来检验平面的精度。曾制成精度达0.0001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千分尺。
这些都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基础。
可以说,莫兹利最初的车床,只不过是比手拉或者脚踏车床要好上一些而已,然而,我却在这里看到了一台类似于莫兹利车床的东西。
要知道,现在距离莫兹利时代还有六七百年呢!难道莫兹利灵魂穿越到了这个时代?
见我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台车床看,馨云有点奇怪地问:“怎么了?”
“这这是什么?”我心里非常的激动,因为,只要有了车床与蒸气机,那么工业革命就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兴起,要知道宋朝的商业贸易可是非常强大的。商人的地位并非太过低下。
“哦,这是我爷爷改进的车东西的机器,爷爷说以前的支架不方便,稳定性不好,所以就用铁铸造了一个车床的身子。只不过,爷爷说,这种机器没什么用处,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比如,爷爷说机器单靠手工或者脚踏并不稳定,造出的东西精确度也不好。因为这样,爷爷才开始研究代替人工的别的动力。
而这台机械也放在这里有七八年了。前些天,爷爷还说将它收回到库房里呢!”
“啊!这东西不能收回到库房里,如果再放,那可就坏掉了。馨云,你这里有没有纸笔?”看来,我有必要将自己在我那个时代所知道的一些关于制造业的资料告诉一下这个欧阳老头了。
首先要搞定的是齿轮,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利用齿轮传动,不管是指南车还是记里鼓车,都有复杂的齿轮系统。现代意义上的齿轮起源于1765年数学家欧拉提出的齿轮渐开线。有了渐开线齿轮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高速的齿轮传动成为可能。
不过,老子不是搞机械的,虽然了解一些,但是要让老子画什么渐开线,那可就真的为难老子了。当我想着如何说明这个渐开线的时候,看到馨云给我拿了一支毛笔,我当场就晕了。
妈的,拿铅笔还差不多,毛笔?你不是要老子的命吗?
本来画渐开线就非常的困难了,还让老子用毛笔!
见我呆呆地看着她手中的毛笔,馨云奇怪地问:“怎么了?是不是这支笔不够好?”
摇了摇头,我知道,在现在这个时代,渐开线公式是很难令人理解的,而就老子来说,虽然知道公式的表达式,但是,要让我深刻解释,还真不行。
左想右想,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我只有暂时放弃了画渐开线的想法,不过,我却想到了另一个方法。
很简单,老子即然画不出来,那就不画了,反正,在现阶段还不需要精确度过高的齿轮。如果需要的话,老子自己计算出结果,让他们按照这个结果车出来(古时的手工车床)。
想想,也真的有点郁闷,人家穿越,好像做什么都有如神助,什么东西到他们手里就应手解决了,可是老子呢?
老子是一个特种兵,除了打仗,老子别的知道的还真的不多。要我搞机械加工,真的是赶鸭子上架。
“你怎么了?”馨云见我默不作声,提高了声音问。
“没什么”我无奈地叹息一声,“我不学无术,不会写字。”
听我这么说,馨云轻轻地笑了,“这有什么,你可以慢慢学嘛。告诉我,你要写什么,我帮你写吧。”
“馨云,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些人造齿轮?”最终,我还是没有向馨云解释我想画齿轮的渐开线的想法。因为,我解释了,她也听不懂。并且,我他妈的自己也不是太懂,只是记得这么一个公式而已。
老子在军队里学的是怎么杀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剑灵到剑神
超模的秘密
童话世界的魔法师
人族镇守使燃文
位面游戏副本
道系快穿
姜辞忧薄靳修
神级漂流瓶
蜕变
罗子凌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