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凤翔激战(2/4)
果此战不胜,从上至下,全都要自杀以谢国人的命令。就是想让激起他们活命的意志。
为这个命令,有近一千人逃亡,不过,被我全抓回来,当着全军的面,将他们的脑袋砍了下来。自此之后,再无逃兵出现了。
现在的这十万禁军,可以说是抱着必死之志来参加这一战的,然而,有了斗志,却不可以否认这么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战术操练以及格斗技巧都是让人不敢恭维的。
因此,我虽然对战胜这支西夏大军有着把握,毕竟他们已经激战了数月,再加上大雪封道,粮食缺乏,他们的战斗力下降了很多了。可是,却也不可否认,这一战,将是一场血战。我如果想要取胜,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
现在,听种师道这么说,似乎西夏大军中有矛盾,如果说,我可以利用这个矛盾的话,也许,我可以有效的减少自己军队的伤亡的。
点了点头,种师道说道:“将军,末将所知,此次统帅大军入侵我大宋的是西夏皇室李元中,而西夏大军的先锋,便是于升。
而于升,便是西夏梁氏之亲外甥的嫡系子孙,梁氏本是西夏惠宗秉常生母。西夏毅宗李谅祚死,秉常年7岁嗣位,梁太后摄政,任弟梁乙埋为国相。
大安二年,惠宗亲政。汉人李清建议联宋,以削弱梁氏势力。梁太后近臣定计杀李清,因禁惠宗于兴庆府西皇陵所在的水砦。拥帝势力拥兵自卫。
此时,我大宋趁机进军,五路并进,梁氏家族梁乙埋、梁永能、梁格嵬、梁讫多埋等领兵抵御,尽皆溃败,形势危急。
梁太后改行坚壁清野,引我大宋军队深入,抄绝我大宋饷道,聚兵歼灭我大宋军主力,击退大宋兵。
次年,西夏又出兵攻陷了大宋新筑的永乐城,对我大宋造成了兵员物资的巨大损失,然而西夏亦因连年战争陷于疲弊,内部日益不和。
其中,支持李秉常的将军们发动了叛乱。无奈之下梁太后命明惠帝复帝位,但仍掌握实权。大安十一年,在梁氏病死之际,曾下令废掉李乾顺,任命于氏家族长女为文惠公主,执常西夏大权,可是,梁氏病死,文惠公主被支持李乾顺的将军流放黑水镇燕军司,李乾顺方能即位。可是,此时,朝中,梁氏的势力依然强大,很多朝臣欲接回文惠公主,重掌朝政。
在李乾顺十六岁时,李乾顺杀了朝中几乎所有的梁氏留下来的亲信势力,并命人暗中杀死文惠公主一家。
可是,文惠公主一家在忠于他们的家臣的保护下,逃离了黑水镇燕军司,据说,几经辗转,来到了大宋,不过,这只是传说,作不的准。
不过,梁氏的亲信势力,虽然被打压,但是并没有被清理干净,因为,梁氏以前的亲信掌握着数量可观的军队,而于升,便是梁太后留下的亲信势力之一。也是西夏于氏家族的继承者。
而这个于氏家族,便是文惠公主的坚定支持者,据说,于氏家族不停地找寻着文惠公主的直系子孙的下落,想要有一天,将其带回西夏,重掌朝政。而于氏家族在西夏拥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所以李乾顺也不敢正面拿他们开刀。
而这次进攻大宋,于升手中的十万擒生军,成为先锋,虽然我大宋军惨败,可是,也不断消耗着于升手中的擒生军。
我想,李乾顺的目的就是,让大宋的军队消耗于升手中的擒生军,而皇室李元中的军队,则在后面捡现成的。
所以,在进攻凤翔的战斗中,于升的军队屡屡被派攻城,而且,于升似乎也非常的不情愿,所以,进攻也很是不力,因此,虽然西夏大军兵围凤翔府两月余,可是却无法攻破只有五万大军守护的凤翔城。”
“原来如此!那这么说,西夏大军并没有受多少的损失了?”我沉吟一声道。
“不,将军,李元中见于升无心攻城,后来,朝廷又派将军你带大军来援,所以便下令他的直属军队强力攻城,不过,这些军队作战能力明显若于于升的擒生军,再加上李元中此人无能,只知道猛攻,所以死伤朝过七万以上,也就是说,西夏大军,现在还有的有生力量,不过二十万人。其中,于升部还有七万余人,而李元中所属只有十余万人。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李元中与于升之间的矛盾,攻击李元中,而放走于升的话,将有可能轻易取胜。”
我大致了解了种师道的意思,种师道认为,如果我军只攻李元中的大营,而不攻于升的大营,甚至于秘密的派人联系于升,答应他撤军,我们不会理会,只会攻击李元中,那样的话,就可以分化西夏大军的实力,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假想能够实现,又或者说,于升愿意放弃李元中,而返回西夏。
然而,我却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原因很简单,如果我采用这种策略,那我全歼西夏大军的战略就无法完成,于升的擒生军主力回到西夏,我兵进西夏的战略就更加无法实现。
而且,我派了宗泽,韩世忠袭击渭州,如果这个时候放走于升,那么,万一于升兵进了渭州城的话,那么,宗泽与韩世忠就危险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之我有100%爆率
我在镇武司摸鱼那些年
别撩我,系统会崩!
现代武神录
真千金被赶出门,豪门大佬掐腰宠
盛唐权奸
百感小集
都市之我真是败家子
盖世帝尊
开局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