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攻守难题(3/4)
军队面前就犹如瓮中之鳖,只能束手就擒。因此,人数众多可组合出来的战术,就象一根根绳索一样,可以将不知变换战术的弱小敌人捆绑住。孙子讲的“约”正是对这一情形的形象描述。
而林冲引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对我说,现在的杭州城,以五万之军,想要防守住二十万大军的进攻,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我意气用事,只怕,杭州一败,主将再失,江宁一府将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方腊进入的防线了。
只不过,我很是不明白,五万军队防守杭州城,是少了点,但是,敌人也不过二十万啊,攻城战中,守城的占有地利之优势,以四分之一的军力,想要战胜四倍于自己的敌军,也是有可能的啊!如何能说是‘陷于无可翻身之绝境呢?’也许林冲也看出了我的疑问,呵呵一笑道:“西门兄有所不知,敌军号称三十万,但是,一路攻来,裹挟百姓败兵残将无数,若是攻城杭州城下,只怕也不下五十万之众。
而反观我军,一城败下,则各城守军望敌而逃者十有六七,虽林某未至杭州城,但林某却知,杭州城内,守军未逃走者,不会多于两万人。
以两万对五十万之众,还要解决杭州城内百余万难民百姓之药食,治安都怕无法维持,如何有再战之力?
且,敌军之势,在于能鼓惑下层百姓之心,故百姓之心多从之,一旦开战,怕只怕城内百姓群起而攻守军,拿下杭州城送与方腊也不可知。
西门兄虽知杭州乃江南重镇,杭州不保,则江宁失去屏障,然则,此去,欲保杭州,就算孙武在世,只怕也是难上加难!
西门兄要三思啊!”
听林冲这么一说,我心头也升起了一层的冷汗,我知道宋朝的兵队质量很差,但是,不会差到这个程度吧?我知道方腊起义很是庞大,但是,也不会有如此的根基吧?
“林兄,朝廷之军,真至如此之境了吗?”我很是不甘心,妈的,难道我的第一场战争,就是这样一个开始吗?
“西门兄,多年承平,除边疆处有几支像样军队之外,我大宋其他各处之军队,实乃山贼,强盗,土匪之收容处,大宋男儿,就算是普通百姓子弟,也不愿从军。
兵源之差,致使大宋每年空耗如此多饷银,而无一支可战之兵。
更有甚者,各路官员苛扣军银,使得将士兵甲损坏而无处可换,饷银无处可拿,一日三餐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如何能再进行操练?又如何可以为国杀敌?
西门兄,知道为何青州巡检司如此多的人要加入吗?就是因为,那里有一日三餐,那里有饷银,那里更加是真正的军营。
如若,西门兄能将青州巡检司的三十万大军调至此处,我敢保证,以那里的训练以及作战意志,不用一年,便可以平定方腊之乱。
若是单凭罗盛强组建的这支军队,只怕再用十年二十年,也无法平定方腊之乱。”
“那,林兄有何高见?”
“林某的意思是,放弃杭州,歙州,舒州,苏州,将所有军队集中于江宁城,囤积大量的药材粮草,作持久战之准备。方腊之军多是百姓组成,一时气盛可保其凝聚之力,然则一旦持久作战,军心则会慢慢涣散。
最终,不战而自溃,那时,休整训练完好的军队趁势追击,最多三年,便可平定方腊之乱。”
听到林冲这么说,我也不禁有些头痛。心里也在考虑着,是不是按照林冲的战略方法,退守江宁呢!
在上个时空,杭州也是被方腊拿下的,而方腊最终就是没有拿下江宁,而致兵败如山倒,一路败下去,最后身死。
可是,林冲的这个方法,是保住大宋朝的方法,没有考虑外来因素,方腊耗不起,但是,同样的大宋朝也耗不起,上个时空,宋朝与方腊的对抗之中,实力大量的消耗,最终被金国铁骑敲开中原大门,造成历史上的靖康之役!从而也使得北宋王朝就此结束,赵家王朝改杭州为国都,南宋开始。
可以说,林冲的这个方法,是目前这种情况下对抗方腊的最好方法。可是,我不只是要大宋朝,我还要辽国,还要金国,我要的是整个世界,如果我大量的财富消耗在内战之中,对我将来的扩张是非常非常的不利的。
而杭州又是江南重镇,保住杭州,那么,进可攻,退可守,那个时候,便可以与方腊谈判,两方互不进攻,只要他将他的主力调向福建路方向,我甚至于可以给予他一定的粮饷的支持。
一旦方腊接受这个条件,并且真的调主力南下,我便加紧训练军队,只要武林盟与方腊开始长期对峙,那么我训练好的军队便可以挥师南下,迅速的解决方腊的问题,直接与武林盟对抗。
又或者,不管方腊与武林盟的对抗,我回到青州巡检司,利用各方的力量,先解决刘万年,然后再趁完颜阿骨打进攻辽国的时候,分上一杯羹,甚至于直接与金国刮分了辽国,然后再合力进攻西夏。又或者是引金国进攻西夏,我再在适当的时候,在背后捅金国一刀。
无论我想使用哪一个战略,前提都是,杭州要保得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电影系统
万界种田系统
她,也穿西装
宿命决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医品狂龙
夫人的前夫回来了
重生之萌娘军嫂
捡到一个全能小保姆
十万份穿越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