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新的势力(十四)(2/3)

换清照,我也不会换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李清照不愿意再见赵佶,可是,我也知道,李清照有一种难以排解的苦闷,那便是,没人能够看懂她的词,没人与她有共同的兴趣。

方丫丫是一个小丫头,伤好之后,便带着我给她的钱,说是去找她哥哥去。龙云儿虽然粗略的识些字,在诗词方面,尚不如我。张贞娘,锦儿,林祥儿,更是不用说了。宋婴婴每日里忙里忙外的,有时候几天我都能不见上一面,可以说,我在京城的女人中,没有人能够与李清照一起吟风咏月。

每当赵佶来,李清照脸上都会露出一种无奈,当她脸上露出这种无奈的时候,我的心里也非常的郁闷。

为此,我道是缠着李清照教我诗词之类的东西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许,我在这方面是天然的白痴吧,始终无法达到与李清照共鸣的水平。

就在我打算放弃的时候,李师师的出现,为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两女一见,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意思,每日里便是吟词作画,看到李清照脸上露出久违的满足笑容,我的心里也非常的欣慰。

没办法,如果赵佶是纯粹的以词会友的君子,我根本就不反对李清照与他交往,可是这小子明显是打着坏主意来的,我若是不防,像李清照这种活在诗词世界中的女人,很容易便被这小子勾引,万一弄出点黄色新闻的话,那我可就非常的郁闷了。

我是可以杀了赵佶,可是,现在我还需要他,没办法。

为此,我还向赵佶说,李师师与李清照一见如故,每日里都会在一起吟词作画,当然了,也不反对李师师,还有李清照两人一起见赵佶。

有李师师在,赵佶也不敢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甚至于因为李清照在,赵佶对李师师也不愿意动手动脚,装作一付君子的样子,每次李师师向他撒娇,他都装作看不到。让我心中暗笑不已。

不过,李师师却在事后向我讨乖,说什么她为了维护李清照的清白,自己总是牺牲,这不公平之类的。当然了,这只是我们的床上蜜语。

李师师提出与李清照是好朋友,不舍得分开,而李清照身为女儿身,自是不能够前往矾楼那种风月场所,所以,李师师请求赵佶答应,自己长住我的府上。

赵佶非常的高兴,这样,他便有了一个好的借口来见李清照了,所以二话没说便答应了。

他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李师师是为了他,让李师师小口一开,弄走了大批的珠宝。

自然,这些珠宝都被运往西夏与辽国的店铺上出售,变成了大量的钱财。

大内侍卫方面,因为蔡冲三人死亡,我又重新整合了各方势力,将黄领,杨志,段七三人提为副统领。

说起杨志,不得不说他卖刀了,盛气之下杀了牛二,发配大名府,遇到梁中书,也就是李瓶儿以前的老公,后来押送生辰纲的时候,生辰纲被吴用那帮家伙给劫了,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我与他真的有缘,这家伙没有上梁山,而是潜到京城,隐姓埋名的在夜市里做些小买卖。与段七的凉皮铺子面对面。

我经常带着李清照她们来吃凉皮,一来二去的,道是与他熟识了。

当时他改名为杨名,我见他道是手底下有两下子,便有意要招揽他,开始的时候,他似乎很有一种防范的心理,渐渐的熟悉了之后,在一次酒醉之后,道出他的真名。

醒来的时候,他道是吓的不轻,不过,当他听说,我要他当大内侍副统领的时候,他先是一怔,然后便跪下来对我宣誓效忠。

杨志此人是有些急功近利,也没办法,谁让他身上背负着一个光环呢?他是大宋名将杨业将军之后,说杨业,可能各位都不太知道,各位知道的都是杨继业,那个杨家将的故事的主角之一。

其实,杨业便是杨继业,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这位名震关内外的名将,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20多岁便入仕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继业便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

后来,北汉战败,杨继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继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皇帝派来的劝降使者,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

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就有了一旦契丹见到杨继业的军旗,即立刻退兵的轰动名声。人们给杨继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这以后,杨继业一直在北部对契丹进行备战。

可以说,就是背负着这样的光环,杨志一心想要凭自己的武艺光耀门楣,重现先祖的荣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 都重生了谁还贷款买房结婚啊 爆品经纪人 遍地英灵的二十一世纪 穿越之带着全城一起富 乱世相思痕 [重生]我有金手指 白日勾火 大衙内 福运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