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零六章 枝节横生(2/2)

然家国社稷,终究逃不脱风水轮回,大厦倾覆之厄运,何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突隙烟焚,如若任由官员贪腐成风,而不及时加以惩治,则无异于豢养蚁蠹无数,自毁长城。

然而,道理虽明,却无治本良策,人性之贪婪,恰如不治之绝症,阴魂附体,驱不散赶不尽。这不,大清刚定天下没几年,一个新任户部尚书,贪污的银子就差点赶上半年的国库收入,若任其下去,大清的未来,又会被这帮恬不知耻的蠢材弄到何种不可收拾的结局呢?想到这里,他气得浑身发抖,牙齿咬得咯咯响。

顺治的烦心之处更在于,刘英泰的供词里,除带出户部大大一众官员外,连带牵扯到兵部、吏部、工部等部门,若要深查,涉及面极广,户部恐要全盘换血,其他部门亦要伤筋动骨,而朝廷适逢多事之秋,平定西北方草原上准葛尔部落的叛乱、围剿打击东南沿海的海盗等大事要事迫在眉睫,中原赈灾、江南清理漕运航道等事务,亦亟待办理,且云南贵州一带,局面并不稳定,如此种种,都需上下协力,当机立断,做出人员财力安排,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发生了这档子事。至此,他才头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个皇帝,真不好当。

接下来几天,在顺治亲自督导下,刑部以刘英泰的供词按图索骥,牵藤拔泥,不断挖出朝中重臣贪腐的证据,便如在人的肌体下,揭开一个疥疤后,又发现掩盖于下面的新疤,循环不断,似乎底下藏着一个大得不着边际的毒瘤。

期间,不断有获知风声的大臣前来觐见,或替他人求情,或巧言自辩,刘英泰的三个兄弟,齐齐递上告老还乡的奏折,消息传出,多人效仿,满朝上下,人心浮动。

顺治自诩,自己既承天运,登临大宝,这捍卫大清江山基业,不负列祖列宗之重托,责无旁贷,于是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决心将这个毒瘤连根拔起。有人把情到孝庄太后处,太后亦数次婉言相劝,他亦不为所动。

这日,顺治于十里长亭外,亲自送走远征西北的招讨大将军费扬古后,却得到报告:昨夜,有江湖高手潜入刑部衙门,击伤刑部尚书戚正乾,击毙带刀护卫十数人,将人犯口供资料现场悉数烧化,后又潜入大牢,刺死收押于此的刘英泰,然后全身而退。

顺治大惊,即派随伺左右的朱子龙前往刑部现场勘验,朱子龙武功高强,又超脱利益格局,前面替他办了几件事,不但不是灾星,倒是个福将的模样,因而事到紧急,他总会想到用他。

费扬古率大军西征,朱子龙记得云晴的话,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服顺治将大牢里的云鄂放出,以随军参将身份,既行护卫主将之责,亦图戴罪立功,将功补过。岳父出征,他当然携了云晴一同前来践行。奈何云鄂见不得自己女儿与朱子龙混在一起,宁愿自己死了,亦不愿女儿嫁了他这个反贼,弄得朱子龙灰头灰脸,正好顺治有命,他便借坡下驴,恋恋不舍看了泪眼婆娑的云晴一眼,自行去了。

稍后,朱子龙回报,凶手身份大体查明,极可能是一天到晚跟随顺治左右,阴魂不散般的周玉华。因为,武功不会作假,那几名奉命保护戚正乾的带刀侍卫,其实是顺治亲自从内廷派出的一等侍卫,个个武功高强,周玉华以寻常武功不能胜出,迫不得已使出通天指,是以这些侍卫身上的伤口虽以兵刃穿刺掩饰,却瞒不过深谙此道的朱子龙。

顺治一琢磨,这姓周的暂居内廷,武功既高,人亦骄狂,满朝能指挥得动他的,除了自己,便是太后,莫非......想到这里,他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

顺治正自出神,孝庄太后满面寒霜,从外走入书房。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武炼金身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大宋梦 惊天剑魔 清宫吉皇贵妃录 绝望教室 惊!疯批首辅每晚把娇软美人亲哭 红尘天涯 农门春归 我的绝品娇妻(妻江牧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