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话: 初生之犊(1/4)

不平凡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玄奘法师为了追求真理,远渡天竺求得大乘法经,并将一千三百多卷梵文法经翻译成中文,其丰功伟业,后世无人能比。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以为意,只因要把真理一字一句翻译出,让众生了解生命、真理,解众生脱离阿鼻地狱,那种宗教情操是何等伟大。

三藏法师

第一话:初生之犊

中国南北朝,政局动乱不堪,战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在痛苦绝望之际,许多百姓求助于宗教,从天竺传来的佛教因此盛行。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收拾天下残局,百业待兴,振兴农业,鼓励生产。文帝崇尚节俭,并尊崇佛教,许多出家人集聚京城,钻研佛法,佛教日益鼎盛。

玄奘法师为唐朝时代佛法之最,远至西域求得大乘法经。原本中国流传的都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梵文中意即「小转轮」,指的就是印度最古老的佛教十八派分支。小乘佛教强调「罗汉」,意即「修成得道的圣者」,修行者只要靠自修便能悟道。

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大转轮」,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源自于古佛教。大乘佛教强调用自由、创造性的观点诠释佛经。大乘佛教中,菩萨扮演重要的地位,不同于小乘佛教主张自修,菩萨在梵文中代表「即将成佛」,因看到世人受苦,菩萨便延迟升天成佛,帮助众人超脱苦痛,因此菩萨最主要的特征是慈悲胸怀。

玄奘本名姓陈,为陈留人,汉朝太丘仲弓之子孙;其曾祖父陈钦,官至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受封于周南,之后子孙定居于此。父亲陈慧本来是官宦之子,幼受庭训,学问很好,长得清俊飘逸,身长八尺,但因战乱困患关系,行为变得放荡,崇尚玄学;该州郡长屡次推举孝廉和司隶之官,但都被陈惠辞拒不接受,陈惠常行为放荡游戏于乡野之间。

在乡间凉亭,数个乡下人听陈慧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听他说故事,因为他说的故事隐喻着人生大道理,让人心中有感受。

陈惠说道:「今天的故事是,从前有三个人,在沙漠之中行走,因为迷路而粮食不足,到最后粮尽水绝,就快要饿死。沙漠中的魔神看见,心中怜悯,但依他的法力,他只能救活一个人,所以他想试炼三人,看谁最值得去救?

「魔神化做一只秃鹰,在三人上空盘旋,三人看见,若能抓到秃鹰煮来吃,就能解一时之饥饿,暂时避免饿死之命运。但是如何去抓在天空盘旋的秃鹰呢?三人议论纷纷。

「其中一人说道︰『若能割肉喂鹰,就能引秃鹰飞下,就可以抓住秃鹰充饥。』

「这是个好建议,但是谁又能割肉为鹰?在沙漠之地,将肉割下,血流不止,铁定会死在沙漠之中,谁又能不畏生死,牺牲自己成全其他二人呢?

「那人又说道︰『我愿意割我的肉喂鹰,牺牲我一人,救活你们两人。』

「两人心中感动,纷纷向那人道谢,那人果然割下自己的肉,引秃鹰飞下,让秃鹰啄食自己的肉。另二人见秃鹰飞下就向前猛扑,抓住秃鹰,瞬间秃鹰消失,幻化作魔神。」

乡下人听到这,心中感到好奇,问道︰「魔神究竟是救了谁?是救割肉喂鹰的人吗?他能舍己救人,不畏生死,这种精神让人佩服。」

「你们错了,魔神并没有救割肉喂鹰之人。」

「那他究竟救谁?」

「谁也不救。」

「为什么?割肉喂鹰的精神高风亮节,魔神为什么不救他?」

「魔神说道︰『众生云云,人的生命也是生命,秃鹰的生命也是生命,你们竟然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残害秃鹰的生命,这种自私的行为,何谓高风亮节?』结果魔神飞走,留下三人在沙漠中饿死。」

「这个魔神也不对,秃鹰的生命怎么可以跟人模拟?我们每天吃鸡鸭鱼肉,不是也残害众生生命?」

「魔神真的不对,丢下三人活活饿死,岂不也是残害众生?就如上天一般,口口声声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可是战乱、饥荒、贫穷等等,夺去多少百姓的性命,世间人类生活苦不堪言。人类杀众生,叫残害众生,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深情已迟暮 我真的是个内线 这个圣子有大帝之姿 我活了五千多年 小情歌 大叔,小辣妻已上线! 带着游戏无限 文艺香江 千亿婚宠:豪娶豪门少夫人 嫡女图之素手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