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至第七百三一十章(1/5)
[721]
传道
朱厚照走到了终点但正德年间另一位传奇人物的人生却还在继续着王守仁仍然在续写着他的辉煌。
叛乱平定了俘虏交上去了阎王小鬼也打走了到此应该算是功德圆满。王大人也终于可以歇歇了正在这个时候张永来了不过这次他是来要一样东西的。
他要的就是宁王的那本账本。
张公公在朝廷中是有很多敌人的平时就打得你死我活现在天赐良机拿着这本帐本还怕整不死人吗?
在他看来王守仁算是他的人于情于理都会给他的。
然而王守仁的回答却实在出人意料:
“我烧掉了。”
张永的眼睛当时就直了。
面对着怒火中烧的张永王守仁平静地说出了他的理由:
“叛乱已平无谓再动兵戈就到此为止吧。”
张永现自己很难理解王守仁他不要钱不要官不但不愿落井下石连自己的封赏也不要为了那些平凡的芸芸众生他甘愿功成身退拱手让人。
这个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啊!
一声叹息之后张永走了走得心服口服。
一切都结束了世界也清静了。经历了人生最大一场风波的王守仁终于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当然只是片刻而已因为像他这样的人不惹麻烦自然有麻烦来找他。
这次找他麻烦的人来头更大。
嘉靖元年(1522)新登基的皇帝看到王守仁的功绩赞叹有加决定把他应得的荣誉还给他还当众了脾气:
“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放在外面即刻调他入京办事!”
然而之后奇怪的事情生了这道命令却迟迟得不到执行拖到最后皇帝连催了几次吏部才搞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调南京兵部尚书。
皇帝都说要他入京了吏部吃了豹子胆敢不执行?
吏部确实没有执行皇帝的命令但他们也没有抗命因为他们执行的是另一个人的命令。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人比皇帝厉害。
因为连当时的皇帝都是这位仁兄一手拥立的。
[722]
此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杨廷和这次找王守仁麻烦的人正是他。
杨廷和大致上可以算是个好人(相对而言)虽然他也收收黑钱徇徇私但归根结底他还是努力干活的朱厚照在外面玩的这几年没有他在家拼死拼活地干明朝这笔买卖早就歇业关门了。
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窄很难容人。他和王守仁的老上级王琼有着很深的矛盾对于王守仁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王守仁却并不在意对于一个视荣华为无物置生死于度外的人来说这算得上什么呢?
他收拾东西去了南京接任兵部尚书。
历史是神奇的虽然对于杨廷和的恶整王守仁并没有反击但正德年间的著名定律——不能得罪王守仁到了嘉靖年间竟然还是有用的。
杨廷和先生不会想到他很快也要倒霉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虽然那件让他倒霉的事王守仁并未参与却也与之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是以后的事了杨廷和先生还得等一阵子可是王守仁的不幸却已就在眼前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守仁刚到南京就得知他的父亲王华去世了。
这位老先生前半辈子被王守仁折腾得够呛后半辈子却为他而自豪含笑而去也算是死得瞑目。
这件事情沉重地打击了王守仁他离任回家守孝由于过于悲痛还大病了一场。
正是这次打击和那场大病最终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
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著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奋战如此多的官场风波刀光剑影几起几落世上再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扰乱他的心弦。
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搞他的哲学。
他虽然已经名满天下却毫无架子四处游历讲学无论是贫是富只要前来听讲他就以诚相待即使这些人另有目的。
嘉靖元年(1522)一位泰州的商人来到了王守仁的家和王守仁比起来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但奇怪的是他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为这位仁兄的打扮实在惊人据史料记载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放在今天这打扮也不出奇但在当时就算是引领时代潮流了。
他就穿着这一身去见了王守仁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狂放的外表后面其实隐藏着另一个目的然而他没有能够骗过王守仁。
[723]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这个人与他讨论问题招待他吃饭他对王守仁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便想拜入门下王守仁答应了。
不久之后他又换上了那套行头准备出去游历讲学。
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颜极为冷淡地问他为何要这种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么破除理学陋规讲求心学真义之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肆[娱乐圈]
开局第一台手术,我震惊全院!
天才宝宝酷爹地
重生之第一毒后
妻调令
不死神猿
抱的大腿还是黑化了
重生之我是相师我怕谁
都市生活之我们的青春
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