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一章至第六百四十章(1/5)

[631]

微光

正德五年(151o)四月宁夏

“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周东如此胡来我们已经没有活路了绝不能束手待毙就这样吧!”

“那就好何指挥现在动手吧!”

正德五年(151o)五月镇江

土财主杨一清正在大堂看书屋外斜阳夕照微风习习这种清闲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一年但所有的平静都将在今天被打破。

屋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杨一清立刻抬起头紧张地向外望去。

他看见了一个急匆匆走进来的人而此人身上穿着的飞鱼服也已告知了他的身份——锦衣卫。

在那年头锦衣卫上门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事杨一清立刻站了起来脑海中快地思考着应对的方法。

可这位锦衣卫看来是见过世面的他没有给杨一清思考的时间也不废话直接走到杨一清的面前严厉地高喊一声:

“上谕杨一清听旨!”

杨一清慌忙跪倒等待着判决的到来。

“钦命!杨一清起复三边总制!”

魂都走了一半的杨一清终于定了神脑袋是保住了还成了二品大员。

而宣旨的锦衣卫此刻已经变了一幅嘴脸满面春风地向杨一清鞠躬:

“杨大人恭喜官复原职如有不敬请多包涵。”

要知道干特务工作专横跋扈的锦衣卫有时也是很讲礼貌的至少在高级别的领导面前总是如此。

杨一清拍拍身上的尘土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任命隐含的意义。

李东阳我们约定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转进内室准备收拾行装。

可是笑脸相迎的锦衣卫却突然站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杨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吧军情十分紧急!”

杨一清呆住了:

“军情!?”

“是的杨大人安化王叛乱了。”

安化王朱寘鐇外系藩王世代镇守宁夏这个人其实并不起眼因为他祖宗的运气不好当年只摊到了这么一片地方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连水都少得可怜树挪死人挪活呆在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换块地方可谁也不肯跟他换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虽然爱玩却还不傻亏本的买卖是不做的。

[632]

急于改变命运的朱寘鐇不能选择读书只能选择造反可他的实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寻死路。关键时刻一个人帮了他的忙给他送来了生力军这个人就是刘瑾。

刘瑾又犯了老毛病由于文化水平低他总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整理军屯虽然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根本实行不了。要知道那些占据土地的可不是一般土财主他们都是手上有兵有枪的军事地主。

这种人我们现在称之为军阀接到指令的地方官只有几个打板子的衙役又没有武松那样的厉害都头除非是喝多了神志不清否则谁也不敢去摸这个老虎屁股。

地是收不回来了但是按照规定整顿土地后应该多收上来的粮食却是一颗也不能少。百般无奈之下官员们只好拣软柿子捏。

军阀欺负我们我们就欺负小兵。就这样那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公粮压在了苦大兵的身上。

而大理寺的周东就是欺负士兵的官员中最为狠毒的一个他不但责骂士兵还打士兵们的老婆。

这就太过分了宁夏驻军高级军官何锦义愤填膺准备反抗正好朱寘鐇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动了叛乱。

由于这件事情是刘瑾挑起来的加上刘瑾本身名声也不好他们便顺水推舟充分使用资源定下了自己的造反理由——杀死刘瑾为民除害(这个口号倒没错)。

事情出来后刘瑾急得不行毕竟事情是他闹出来的责任很大人家还指明要他的脑袋他立刻派人封锁消息并找来李东阳、杨廷和商量。

李东阳和杨廷和先对事情的生表示了同情和哀悼然后明确告诉刘瑾要想平定宁夏叛乱只要一个人出马就可以了。

不用说这个人只能是杨一清。

“那就是他了快派人去叫他即刻上任!”关键时刻啥恩怨也顾不上了。

杨一清就此结束了闭关修炼重新出山。

按照明代规定但凡军队出征必须有一个监军而这次担任监军的人叫做张永。

张永成为了杨一清的监军对此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个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为此我还专门在史料中找过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刘瑾正是在这对黄金搭档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了黄泉路。

[633]

张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一此人脾气暴躁而且专横跋扈有时候比刘瑾还要嚣张。

但张永还是比较有良心的他觉得刘瑾干的事情太过分了经常会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这种非我族类刘瑾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他决定安排张永去南京养老。可惜这事干得不利落被张永知道了

下面生的事情就很能体现他的性格了张永先生二话不说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刻心爱咒:半缘修道半缘君 都市无敌战神 落嫁枭妃,王爷难招架 天下 珠光宝气之只再一次 乡村暧昧高手 霍格沃茨:万法之书 武法武天 死亡停车场 报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