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1560(1/10)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41]
因为满桂根本不买账非但不肯了事还把袁崇焕拉下了水说他拉偏架。
原因在于宁远之战前满桂是宁远总兵袁崇焕是宁前道。满桂的级别比袁崇焕高但根据以文制武惯例袁崇焕的地位要略高于满桂。
战后满桂升到了右都督袁崇焕升到兵部侍郎兼辽东巡抚按级别袁崇焕依然不如满桂但论地位他依然比满桂高。
这就相当麻烦了要知道满桂光打仗就打了二三十年他砍人头攒钱(一个五十两)的时候袁举人还在考进士且他级别一直比袁崇焕高现在又是一品武官你个三品文官我服从管理就不错了瞎搅和什么?
外加他又是蒙古人为人比较直爽毫不虚伪说打操家伙就上。至于袁崇焕他本人曾自我介绍过:“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个将!”
于是来来往往火花四射袁崇焕随即表示满桂才堪大用希望朝廷加以重用(随你怎么用不要在这儿用)。
满桂气得不行又干不过袁崇焕(巡抚有实权)就告到了袁崇焕的上司新任辽东督师王之臣那里。
王之臣也是文官所以也和稀泥表示满桂也是个人才你们都消停吧都在关外为国效力。
按说和稀泥也就行了但王督师似乎不甘寂寞顺道还训袁崇焕几句于是袁大人也火了当即上书表示自己很累要退休(乞休)。
王督师顿时火冒三丈也上了奏疏说自己要引退(引避)。
问题闹大了朝廷亲自出马使出了杀手锏——还是和稀泥。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这把稀泥的质量十分之高。
先是下了封文书给两人上了堂历史课说此前经抚不和(指熊廷弼和王化贞)丢掉很多地方你们要吸取教训不要再闹了。
然后表示你们两个都是人才都不要走但为防你们两个在一起会互相死磕特划定范围王之臣管关内袁崇焕管关外有功一起赏有黑锅也一起背舒坦了吧!
命令下来后袁崇焕和王之臣都相当识趣当即做出反应表示愿意留任并且同意满桂留任继续共同工作。
不久之后袁崇焕任命满桂镇守山海关风波就此平息——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
然而这件小事最终也影响了他的命运。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42]
但不管有什么后遗症至少在当时形势是很好的一片大好
满桂守山海关袁崇焕守宁远、锦州所有的堡垒都已修复完毕所有的城墙都已加固弹药充足粮草齐备剩下的只有一件事——张开怀抱等你。
五月十一日皇太极一头扎进了怀抱。
他的六万大军分为三路中路由他亲率左路指挥莽古尔泰右路指挥代善、阿敏于同日在锦州城下会师完成合围。
消息传到宁远城的时候袁崇焕慌张了。他虽然做好了准备预料到了进攻却没有料到会来得这么快。
锦州城的守将是赵率教。
袁崇焕尚且没有准备赵率教就不用说了看城下黑压压一片实在有点心虚思考片刻后他镇定下来派两个人爬出城墙(不能开门)去找皇太极谈判。
这两个人的到来把皇太极彻底搞迷糊了老子兵都到城下了你要么就打要么投降谈什么判?
但愿意谈判也不是坏事他随即写了封回信希望赵率教早日出城投降奔向光明。
使者拿着书信回去了皇太极就此开始了等待下午没信晚上没信到了第二天还是没信。
于是他向城头瞭望看到明军在抢修防御工事。
这场战役中赵率教是比较无辜的其实他压根就不是锦州守将只不过是恰好呆在那里等守将到任就该走人了没想到皇太极来得太突然没来得及走被围在锦州了。四下一打量官最大的也就是自己了无可奈何锦州守将赵率教就此出场。
但细一分析问题来了辽东兵力总共有十多万山海关有五万人宁远有四万人锦州只有一两万兵力不足且不说连出门求援的人都还没到宁远怎么能开打呢?
所以他决定派人出城谈判跟皇太极玩太极。
皇太极果然名不副实对太极一窍不通白等了一天到五月十三日想明白了攻城。
六万后金军集结完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军旗招展人山人海等待着皇太极的指令。
皇太极沉默片刻终于下达了指令:停止进攻。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43]
皇太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好汉是不吃眼前亏的。
面对着城头黑洞洞的大炮他决定暂不进攻——谈判。
他主动派出使者要求城内守军投降第一次没人理他第二次也没人理到第三批使者的时候赵率教估计是烦得不行就站到城头对准下面一声大吼:
“要打就打光说不顶用!(可攻不可说也)”
皇太极知道忽悠是不行了只能硬拼后金军随即蜂拥而上攻击城池。
但宁远战役的后遗症实在太过严重后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佬每天都在扒疯批大小姐的马甲
屠神
嫁给贺先生
总裁你丫丫的
狂力战神
女配她只想考科举
撒野异界
沧海扬帆
炮灰被迫营业
洪荒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