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59-1464(1/3)

汪文言安徽人不是进士也不是举人甚至不是秀才他没有进过考场没有当过官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这位老百姓后世曾有一个评价: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

汪布衣小时候情况如何不太清楚从目前的材料看是个很能混的人他虽然不考科举却还是当上了公务员——县吏。

事实上明代的公务员并非都是政府官员它分为两种:官与吏。

参加科举考试考入政府成为公务员的是官员。就算层次最低、底子最差的举人(比如海瑞)至少也能混个县教育局长。

可问题在于明朝的官员编制是很少的按规定一个县里有品级吃皇粮的只有知县(县长)、县丞(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几个人而已。

而没有品级也吃皇粮的比如教谕(教育局长)、驿丞(县招待所所长)大都由举人担任人数也不多。

在一个县里只有以上人员算是国家公务员换句话说他们是领国家工资的。

然而一个县只靠这些人是不行的县长大人日理万机无论如何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手下还要有跑腿的偷奸耍滑的老实办事的端茶倒水的。

这些被找来干活的人就叫吏。

吏没有官职、没有编制国家也不给他们工资所有收入和办公费用都由县里解决换句话说这帮人国家是不管的。

虽然国家不管没有正式身份也不给钱但这份职业还是相当热门每年都有无数热血青年前来报考没关系还当不上也着实吸引了许多杰出人才比如阳谷县的都头武松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榜样。

这是因为在吏的手中掌握着一件最为重要的东西——权力。

一般说来县太爷都是上级派下来的没有根基也没有班底而吏大都是地头蛇熟悉业务有权在手熟门熟路擅长贪污受贿黑吃黑除去个把像海瑞那种软硬不吃的极品知县外谁都拿这帮编外公务员没办法。

汪文言就是编外公务员中最狡猾最会来事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汪文言的官场生涯是从监狱开始的那时候他是监狱的看守。

作为一名优秀的看守他忠实履行了守护监狱训斥犯人收取贿赂、拿黑钱的职责。

[146o]

由于业务干得相当不错在上级(收过钱的)和同僚(都是同伙)的一致推荐下他进入了县衙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开展自己的光辉事业。

值得表扬的是此人虽然长期和流氓地痞打交道不光彩的事情也没少干但为人还是很不错的经常仗义疏财接济朋友。但凡认识他的就算走投无路只要找上门来他都能帮人一把江湖朋友纷纷前来蹭饭被誉为当代宋江。

就这样汪文言名头越来越响关系越来越野越来越能办事连知县搞不定的事情都要找他帮忙。家里跟宋江一样经常宾客盈门什么人都有即有晁盖之类的江洋大盗又有李逵之流的亡命之徒上门的礼仪也差不多总是“叩头就拜”酒足饭饱拿钱之后就甘心做小弟四处传扬汪先生的优秀品格。

在无数志愿宣传员的帮助下汪先生逐渐威名远播终于打出县城走向全省波及全国。

但无论如何他依然只是一个县衙的小人物直到有一天他的名声传到了一个人的耳中。

这个人叫于与立时任刑部郎中。

这位于郎中官职不算太高但想法不低经常四处串门拉关系他听说汪文言的名声后便主动找上门去特聘汪先生到京城挥特长为他打探消息。

汪先生岂是县中物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准备到京城大展拳脚。

可几个月下来汪文言现自己县里那套在京城根本混不开。

因为汪先生一无学历二无来历档次太低压根就没人搭理他。无奈之下他只好出钱去捐了个监生不知找了谁的门路还混进了太学。

这可就真了不得了汪先生当即拿出当年跑江湖的手段上下打点四面逢源短短几月上至六部官员下到穷学生他都混熟了没混熟的也混个脸熟。

一时之间汪文言从县里的风云人物变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

但这位风云人物依然还是个小人物。

因为真正掌控这个国家权力中枢的重要人物是不会搭理他的无论是东林党的君子还是三党的小人都看不上这位江湖人士。

但他终究找到了一位可靠的朋友并在他的帮助下成功进入了这片禁区。

这位不计较出身的朋友名叫王安。

[1461]

要论出身在朝廷里比汪文言还低的估计也只有太监了所以这两人交流起来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当时的王安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虽说是太子朱常洛的贴身太监可这位太子也不吃香要什么没什么老爹万历又不待见所以王安同志混得相当不行没人去搭理他。

但汪文言恰恰相反鞍前马后帮他办事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除了女人什么都给了。

王安很喜欢汪文言。

当然汪文言先生不是人道主义者也不是慈善家他之所以结交王安只是想赌一把。

一年后他赌赢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漫威之最强洛基 木叶:呼吸之间,一切尽在我手 洪荒之元始本纪 团宠女儿[综英美] 再世骄子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智的崛起 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 学霸穿书:重生九零一路发 铸体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