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01-1220(1/9)

[12o1]

但没过多久祖承训这种妖魔化日军的行为就停止了因为李如松收拾了他。虽然祖承训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虽然祖承训从小看他长大虽然祖承训也算是高级军官但对于李如松而言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祖总兵被打了二十军棍并被严厉警告如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就要掉脑袋。

这些倒也罢了问题是李司令不但容不下“妖言”连人言也不听祖承训几次建言说日军士兵勇猛武器独特战法奇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丝毫不理。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个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2)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即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12o2]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呆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亲自出马且表演得十分卖力(哭告免死)碍于众人的面子李如松没有杀李宁重责他十五军棍让他戴罪立功。

但就在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李如松却叫住了李如柏平静地对他说了一句话:

今天你替人求情我饶了他但如果你敢违抗我的将令我就杀了你(必枭)。

李如柏抖了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从不开玩笑。

从那一刻起无人再敢违抗李如松的命令。

[12o3]

教训了李宁又吓唬了弟弟但事情依然于事无补日军使者已经杀掉了你总不能去找小西行长说这是误会我们本打算出其不意过两天才撕破脸打你所以麻烦你再派人来咱们再谈谈。

只要日本人精神还正常估计这事是没指望的所以李如松认定自己的算盘已经落空。

然而最蹊跷的事情生了仅过了一天小西行长就派来了第二批使者而他的任务并不是宣战也不是复仇却是澄清误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王者荣耀之巅峰高手 重生风信亦妖娆 1990:我在大学当老师 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 重生在南宋 绝世小保安 黑科技,从解锁科幻开始 重生都市之绝品妖孽神皇 前妻难追 先秦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