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至第一百三十章(2/6)

等你。

于是又是一路狂奔先骑马再坐船回去改了账册盖了公章。我去也!

这就是四个月过去了转眼已是夏天赶到京城又见面了。

兄弟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接着来吧

这位运气不好核对后现还是有地方错了啥也别说了还是回去吧下次过来记得穿多点衣服啊这边冬天冷!

于是又赶回去赶回来这回核对上了可差不多快到第二年了你也别回去了在这过年吧计划又该重新做了。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总怎么折腾谁也受不了。经过分析官员们现关键问题在于盖印这个环节因为纸笔都是现成的账册错了改

就是了但印是不能让你带的你把印拿走了官老爷总不能拿萝卜刻印盖公文吧。当时在街头私刻公章的生意还是没几个人敢做的于是他

们灵机一动带上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带空印文册成了当时一条不成为的规定朝廷上下都知道除了一个人例外。

很不幸的是这个人正是朱元璋。

[123]

洪武九年朱元璋突然现了这个所谓的秘密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官员们竟然敢搞这些名堂!

他震怒了他认为自己做了一回冤大头于是他派遣官员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按说只要一调查这个问题是不难解释的其实即使是他派去调查的官员也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事情的缘

由大家都知道可就是没有人说。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滑稽场景问话的官员也知道回答的官员也知道只有朱元璋不知道。

这个现象不难解释——官员们害怕。

如果上书辩解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同党或者包庇这个黑锅谁背得起。

就在此时一个勇敢的人站了出来值得敬佩的是他并不是在职官员而只是一个平凡的生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一个老百姓。

这个人叫郑士利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靠山只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只是为了说出真相。

他利用当时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的渠道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这封书信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在书信中郑士利明确指出:空印文册所用的

是骑缝印并不是一纸一印而钱粮数字不同必须一一核对所以很难确定。说明了空印出现的原因。

其实郑士利不但敢于直言也是个聪明人他估计到朱元璋可能羞于认错便在文章的最后为朱元璋开脱写道:其实您也是为了老百姓好

您是怕贪官污吏借机挪用这些空印纸用来危害老百姓(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您也是为了百姓好啊。

照郑士利的意思那就是:皇帝大人您也没错大臣们也没错当然小人我也没错大家都没错误会误会啊!

朱元璋给他的赏赐是送去劳改。

因为郑士利把朱元璋看得过于简单了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也不是不肯认错的人。其实从他的无数耳目那里他是很容易得知事实

真相的。如果他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话明朝的天下就不会姓朱了。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处罚这些官员呢?

真正的原因在他的心里。

朱元璋从来就不信任那些官员们这与他从小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深刻了解这些官员们营私舞弊的本事在他看来这些人是靠不住的即

使现在这些官员们为他干活。

综合各方面分析空印案之所以给朱元璋如此大的触动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官员们轻视他的权力居然敢于不向他请示就私下擅自盖印。这是

藐视他的权威。

真是好大的狗胆!居然为了偷懒就私用权力今天你们不经过我的允许把印盖在文书上要是容了你们明天就会把印盖到我的头上!不整

治你们一下是不行了。

郑士利被罚作苦工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机会见识皇家的威严没有福气享受当官的荣耀他一无所有却凭借自己的勇敢完成了他

个人的壮举。由于他的英勇行为这位即非皇亲国戚也非名臣将相的普通人被记入了明史。

在属于他的《明史:郑士利传》上我们看到的是勇气。

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我们遗忘的。

[124]

相对于那些空印案中获罪的官员们郑士利还是幸运的。

既然案件已经定性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处罚了问题在于几乎全国所有的府县都存在空印现象总不能把所有的府县官员都杀掉吧。

这又是一个难题但在朱元璋那里似乎没有他解不开的题目。

他总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旁人认为他绝不可能把涉案的所有官员都杀掉但他真的就这样做了。

官员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天涯还是海角山地还是平原所处的环境繁华或是荒芜你们的待遇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在我们宣布处罚结果之前先说一下当时全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惹火娇妻:套路霍少的第99天 神魂丹帝 倾天娱后 鬼喘气 重生过去当传奇 超级体育巨星 卦术王 桃运仙尊在山村 楚枫苏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