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至第一百一十章(1/6)

[1o1]

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他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

他没有细想回答朱元璋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

这句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

刘基的昏劲还没有过去又加上了一句话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

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远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

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

这时浙东集团的另一干将杨宪失去了刘基的帮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挤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了。

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在家养老度此一生。可是在这场斗争中失败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胡惟庸成为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基指使手下状告刘基此时刘基已经没有官位还能告他什么呢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是至理名言。刘基的罪状是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还罚什么呢?朱元璋有办法他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基陷入了绝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挥了作用他没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的回到了京城。

这实在是很绝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

但这次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但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是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的是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在我看来他确实无愧于这一殊荣。

[1o2]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败了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

他并不明白自己胜利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比刘基更强而是因为朱元璋站在他的一边。朱元璋对于两大集团的斗争情况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没有出来调解是因为无论这场斗争谁胜谁负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他。无论是姓胡的地主胜利还是姓刘的地主胜利只要保证朱地主的最高地位就行了。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很强相反正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小所以朱元璋才让胡惟庸成为了胜利者。而愚蠢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

于是在打垮刘基后胡惟庸越猖狂他贪污受贿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甚至敢于挑战朱元璋的权力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官员升降处决犯人都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

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挤走了另一个丞相汪广洋独揽丞相大权并掌权七年之久。

但让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却对胡惟庸的犯上行为无任何表示这是很不寻常的。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极强的人他自血火之中奋战而出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李善长仅仅是稍微独断专行了些就被他勒令退休胡惟庸何许人也?即无军功也无政绩居然敢如此放肆!

这就实在让人不解了很多的历史资料上记载了种种胡惟庸不法及朱元璋置之不理的故事并由此推断出胡惟庸罪有应得朱元璋正当防卫的结论。

当我们揭开事实的表象分析其中的本质时就会现大有文章。

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一直不为其母亲所喜爱他的弟弟也仗着母亲的溺爱向他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而郑庄公总是满足他直到最后他的弟弟企图谋反郑庄公才出兵灭掉了他的弟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龙抬棺 网游之极品内测号 穿越之宠七日常 宅童话 超强透视 海贼王之魔龙 乡村小农医 杀神下山:绝色女神师姐太宠我叶君临苏雪儿 重生之军火寡头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