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扬州之变(1/4)
茅山宗,乃是道门三清之一,上清的发祥地,道门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茅山而来。
因茅山宗的创派祖师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上清圣人为祖师,故名茅山宗,又称之为上清派。
其历史和传承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茅山宗内,有着各类神异无比的法术,但最广为流传的还是符?,又有道门至高传承《黄庭经》功法,作为镇宗之物。
传闻,茅山宗的《黄庭经》是一门能够直指天仙境之上的功法。
历朝历代不少有人打茅山宗这门功法的主意,但最后全都铩羽而归。
因为,自久远以前就有传说,茅山宗与上古时期一个已经覆灭的道统有着不浅的关系,是那个道统在人间留下的一缕香火传承。
故而,茅山宗受到了天上仙神的关注,不允许任何人踏足茅山,觊觎茅山的传承。
违者必会受到天谴。
若是换做其他人,估计会一笑了之,当做个故事来听。
但杨广不会,他是穿越而来,先知先觉,洞悉许多隐秘。
在得知茅山宗的来历后,他心中就隐隐有种直觉。
“上清、茅山......若是我没有猜错,茅山宗应该就是那个教派在人间留下的香火!”杨广眯起眼睛。
他对隋唐时期的佛道势力,并不是特别了解,更何况这方世界与他所知,已经有着很大的出入。
有些事情,或许并非是他所了解的一样。
但这并不要紧,他不知道的事情,自然有人知道。
想到这,杨广稍作沉吟,出声道:“传礼部尚书杨玄感入宫觐见!”
“奴婢遵旨!”
内待恭敬的拜了一礼,缓缓退出寝殿。
杨广起身伸了个腰,换了一身常服,往正殿走去。
他是不知道茅山宗的来历,也不了解佛道两家的势力,但他知道有个人肯定知道。
这个人就是杨玄感。
倒不是杨玄感的家学渊源,所知甚多,而是杨广记得开皇年间,南方曾经爆发过一场叛乱。
那一次,隋文帝派了杨素前往镇压叛乱。
杨素也是凭此弥补了作为九老唯一的不足。
那就是战功。
而作为长子,杨素前去平叛,杨玄感自然是要跟随去的。
毕竟,杨玄是一位修士,而且修为不浅。
杨素还在带兵之时,每逢战阵,都会带上杨玄感随军,就是这个原因。
一名修士在军中能发挥的力量,那是远超寻常人想象的。
没多久,杨玄感便在内的带领入宫了。
他一进入正殿,抬眼就看到端坐在椅上的杨广,当即拜礼:“杨玄感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为礼部尚书,别的不说,就礼仪姿态这一方面,杨玄感无可挑剔。
“免礼,赐座!”"
杨广摆了摆手,立刻有内拿了一把椅子上前,而后恭敬退下。
“谢陛下!”
杨玄感又是拜了一礼,施施然坐下后,正色问道:“不知陛下传唤臣入宫,所为了何事?”
文武百官跟着帝驾而来,刚刚入主了长安城,还有许多事情,千头万绪,等着他们处理。
作为礼部尚书,杨玄感尤其是最忙的那一个。
毕竟,文帝祭在即,许多相关事宜,都需要他亲自出面处理。
之前他在洛阳城,文帝祭又是由伍建章负责,杨玄感插不上手。
但现在他人到了长安城,很多事情,自然就是要交给他去办了。
在入宫之前,他还在跟伍建章、杨远商议着文帝祭那一日,文武百官的穿着服饰。
别小看这件事,这可是朝廷对外的门面,马虎不得。
“文帝祭的日子已经定下了吗?”杨广没有直入主题,转而问道。
“回陛下,已经定下,就在三天后。”杨玄感道。
杨广挑了下眉,这个时间还是挺紧的。
最让他在意的是,三天的时间,长安城内的诡谲能够平息吗?
这一点,就要看宇文成都的手段,以及长安府的实力了。
除此之外。
还有他之前随手落子,发往各地州府的密旨,以及洛阳城.....会不会有什么风波?
杨广眸光闪烁了一下,沉吟片刻,道:“朕决定在文帝祭之后,宴请各方势力,杨卿觉得此事如何?”
话音落下!
杨玄感怔了下,眼中有一丝疑惑,迟疑着问道:“陛下指的是前来观礼文帝祭的那几家势力吗?”
如今,长安城中汇聚的各方势力,主要以那么几家为首。
江南之地的世家门阀,西域佛国的使节,东海的水族,从秦岭群山之中走出来的散修隐士,南方最大的道门势力茅山宗......等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无限幸福
都市极品狂兵
废材逆袭:冰山王爷倾城妃
剑凌九界
横推十万界
战神归来叶君临李子染
逆乱战神
魂祀忘川
直播我混后宫的日子
反转人生[互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