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3章 前皇祭,帝王之怒!(1/4)

洛阳,乾阳殿。

这是大朝会之前的最后一次例行朝会,杨广端坐在龙椅,宰相伍建章、户部尚书杨素以及其他一众大臣,包括东都城内的各类勋贵,全都齐聚一堂。

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恭声道:“陛下,先帝崩逝已满一年。”

“按照我大隋律,应当举行帝祭,为先帝逝去祭祀,以此积蓄阴德,让先帝在幽冥阴间安养!”

老者是大皇朝的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的堂弟杨弘,亦是大的河间王。

临近大隋每年惯例的大朝会之际,同时象征杨广登基继位满一年,正好也是隋文帝杨坚病逝一年。

按照大隋律,朝廷和皇室应该举行帝祭,为崩逝的帝王祈福和祈愿。

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过冥寿,只不过毕竟是皇帝,因此说法要好听和高大上不少。

杨广端坐在龙椅上,眯起眼睛:“帝祭......倒是情理之中!”

“不过,帝祭的时间与大朝会相冲,需要众位爱卿斟酌安排一下。”

“大朝会之后,各国使节会在都城留一段时间,正好邀请他们参加文帝祭。”

说罢,他扫过殿内的诸公,缓缓道:“至于文帝祭的事情,诸卿认为谁能担此重任?”

杨素这位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沉声道:“陛下,臣愿领受此任,必将文帝祭的一切事宜,安排妥当!”

“若有出错之处,请陛下与文武百官,共斩臣的脑袋!”

这相当于是立下了军令状。

若是文帝祭办不成,或是有任何差错,杨素都是首当其冲。

杨广稍作思索后,沉吟道:“此事交由皇叔,倒是也适合,不过文帝祭乃是大事,若只有皇叔出面,未免会让天下非议。”

文帝祭,毕竟是祭奠隋文帝逝去一年的大事,到时候杨广都要亲自带领群臣到宗庙,祭祀隋文帝杨坚的牌位,以及前往帝陵看望。

说白了就是以杨素的身份,压不住天下人的七嘴八舌。

杨素显然也听出来了杨广这番潜台词,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正不服的想要开口,就听见杨广说道:“兹事体大,文帝祭的事情,就由宰相大人,以及皇叔一起处理!”

“各部官员,全部予以配合!”

话音落下,一众人的神情也有些变化。

杨素沉默了一下,再度站出来,沉声道:“陛下,宰相大人日理万机,要处理政事堂诸般事务,只怕没有余力……………”

杨广抬了抬手,打断杨素的话,望向伍建章,问道:“宰相大人怎么看?”

伍建章从朝会开始,就一直沉默着,闻言出列,喜怒不形于色:“老臣谨遵帝谕!”

杨广微微颔首,很是满意,这就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宰相。

虽然宇文化及也是如此,但前者的野心太大,蠢蠢欲动,总有一种随时可能爆发的感觉。

不过,杨广是满意了,但杨素的脸色却是黑了下去。

自从他没争到北上平叛的机会后,在朝堂上一直跟伍建章分立两个阵营,互相角斗。

但可惜,每一次杨素都没能占到上风。

这主要是,杨广这位皇帝拉偏架实在是太厉害了!

杨素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段文振跨步而出,道:“陛下,臣有一事奏禀。”

杨广颔首:“段爱卿请说。”

段文振见状道:“如今,朝廷在外的兵马,已经超过了百万之数,臣建言陛下,尽快收回一部分。”

“如此庞大的兵马,长时间在外,终究是一件隐患。”

这里其实就是暗戳戳在指平北大军,因为北方叛乱已经平定,燕云十六州更是都已经逐步收复。

传闻,那位北方大儒薛道衡,都已经住进了北平府的府衙,连带着诸多幽州、云州的官员和将领,也都汇聚在了北平府。

这是贺若弼提出的建议,所有人全都汇聚一堂,也便于他镇压和监视这些人。

毕竟,这些人前不久,还是北燕叛逆。

“唔,段爱卿提醒了朕,平北大军北上也有一段时间了,临近大朝会,正好就让他们班师回都吧!”

杨广点了点头,唤来御前内侍,立刻拟旨传去北方。

大朝会之后,还有文帝祭,按理说此事需要太常寺的全力相助,但太常寺卿是贺若弼,此时还在北方领军。

而这一次平北大军班师回都,贺若弼是不会回来的,他暂时还要留在北平府,以防平北大军一走,北方叛乱再起。

若是需要将贺若弼调回来......那就需要有一个人,代替贺若弼镇守北方,并且治理燕云十六州。

想到这,杨广又有些头疼了。

他吸取了教训,绝不可能再把整个燕云十六州,托付给一个人。

所以,贺若弼镇守北方,就还需要一个人作为擎肘。

朝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千金的秘密 日娱之用爱发电 他是心尖一缕光 面点大师 网游之我爱金币 娱乐皇 重生之竹马贤妻 完美时代 忠犬养歪手册 都市特种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