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8章 徐偃王(1/6)

皇城,政事堂。

伍建章和杨素等一众大臣,下了朝之后又齐聚一堂,但彼此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在朝会上始终沉默的伍建章抬起头,看向了杨素和段文振、梁毗等人。

在宇文化及被打压下去,贺若弼又领兵北上平叛后,这朝堂中能让他正眼相看的人已经不多。

忽然,杨素似有所觉,迎着目光望去,却见伍建章在看的并非是他,而是兵部尚书段文振。

后者在乾阳殿的时候,脸色就一直很不好看,尤其是在杨广那道旨意颁布后,如今下了朝,神色间仍然有些冷漠。

“元起,看你的脸色不是很好,可是有什么想法?”杨素出声问道。

话音落下,政事堂内越发寂静。

其余人相视一眼,并没有太多忌讳,纷纷投去目光。

段文振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只是眉头皱起,似是有一缕忧愁。

元起是段文振的字,但只有极少人能这么称呼他,毕竟他如今已经是大隋的兵部尚书。

段文振自幼少有膂力,勇敢正直,通晓时务,开皇年间就已经任了云州总管,更是参与了覆灭北齐和南陈的大战。

可以说,他是大隋九老、十二镇关总兵之外,大隋最能拿得出手的大将。

不过,自杨广登基继位之后,段文振就再没有领过兵,而是接任了兵部尚书,统学兵部大小事宜,巡边督军。

一直以来,段文振也没有出过任何错,唯一值得诟病的就是这一次伍云召要领兵前往河南府,平定睢阳城鬼神之祸。

段文振作为兵部尚书,不轻不重的阻止了一下。

而这也是此刻政事堂内,气氛有些微妙的主要原因。

因为,杨广一道旨意下去,段文振作为兵部尚书,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伍建章端坐于首位,威严面容没有丝毫变化,只是这么定定的看着段文振,沉默几息,叹了口气道:“元起,你现在是兵部尚书,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老夫是大的宰相,更是先帝亲封的忠孝王!”

“在这件事情上,老夫分得清楚家国!”

伍建章很清楚,朝会上杨广的那道旨意一下,伍云召立刻就会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这个时候,他这个做父亲的若是再不站出来,就说不过去了。

因此,杨素等人在下朝后,才会没有各自离去,而是齐聚一堂在这政事堂内。

良久的沉默后,始终不曾开口的段文振也叹息一声,睁开眸子,看向了伍建章,道:“我并非是对南阳县公有什么意见。”

“只是陛下如此频繁动兵......实在不是安稳之道啊!”

虽然身为曾经的云州总管、边关大将,说这话有些奇怪,但这就是段文振心中的真实想法。

前有河东道叛乱,杨广大兴南阳之兵,渡河平叛,翻山越岭,终于平定了反王杨谅掀起的叛乱。

结果,这才没多久,罗艺又造反了。

而且,其情节更加严重恶劣,直接自称帝,导致天下沸腾。

杨广又点了兵马,从洛阳城抽调了四个卫的兵马,外加一个都卫营,浩浩荡荡,北上平叛。

这期间还牵扯到了边关烽火,边军时隔了数十年,再一次直面异族兵锋。

甚至这还没完,平北大军还未班师回朝,杨广紧接着就又要出兵睢阳城......而且,还是不久前平定了河东道叛乱的伍云召领兵。

如此频繁的调遣兵马,几乎抵得上开皇年间,朝廷所有的出兵次数了。

但即便是这样,杨广也并非是昏庸,穷兵黩武。

段文振统掌大兵部,很清楚如今大的国力何等强盛,兵马壮硕。

即便再有两三场这样的战役,出动数十万兵马,对于大隋来说,也远远不到负重的地步。

但这样不断消耗国力......并不是什么良性的事情。

前朝的汉武帝所为,历历在目,段文振就怕杨广兴致上头,效仿那位大汉武帝的作为,那可就不妙了。

伍建章看着段文振,没有说话,目光一转,看向了政事堂内端坐的另一人。

那人看着中年模样,约莫四十余岁,端坐饮茶,正是大隋六部之一的工部尚书宇文恺,自幼博览群书,有巧思,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乃是真正的大匠。

似是觉察到伍建章注视的目光,宇文恺转头望去,随后又看向了段文振和杨素等人,只见政事堂内的众人,大多将目光投向了他,顿时了然。

事及到这等动辄二三十万兵马调动,征讨一方的大事,这政事堂内虽然人多,但能说上话的却不多。

正巧,宇文恺就是其中之一。

究其缘由,不只是他工部尚书和大匠的身份,还因为他是满朝文武之中,杨广唯一真正会尊敬的人。

因为,他们此刻身处的这座东都洛阳,正是宇文恺带着工部官员,一手营建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缠绵未禁:BOSS的御用鲜妻 斗战神帝 官先生,宠妻太霸道! 偏锋[重生] 军门宠婚 特工重生之农家生活小意思 九州逍遥叹 蓝海迷情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邻家女神爱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