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国战(1/4)
阿史那多闻和渊盖苏文是拿汉话在交流。>
是不是很可笑?一个突厥人,一个高句丽人,他们都有着比较成熟而具有各自特色的语言体系,可在这个时候,却只能用汉话才能让对方听得懂自己的意思。>
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无疑是中原文明影响力的一种体现,汉话从很久以前其实就已经成为了其他民族中精英阶层的通用语言。>
这其中自然包括突厥和高句丽……>
而他们不但用汉话交谈,还在琢磨着一起去攻击那些一直在说汉话的唐人,就更为这事增添了几许荒诞的色彩。>
…………>
当然了,无论是突厥人还是高句丽人都不会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文明,语言之类词句所代表的深刻概念,再智慧的突厥人,或是高句丽人也不会去理会。>
如果哪一天他们理解了这些东西,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不是被华夏民族同化掉了,就是诞生了独属于自己的文明体系,开始在哲学理论上来武装自己。>
当然,更可能的情况是不再满足于模仿和借鉴,掠夺和占有才是更为方便的途径,而这得看民族本性以及学者们的脸皮厚度……>
…………>
“可汗说的话比金子还要珍贵,没有人敢于怀疑,能够得到突厥的援应,高句丽上下都很感激,愿我们的情谊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
好话不要钱,自从见到这位汗王,渊盖苏文已经说了无数类似的话语,一遍一遍的重复着他们相互许下的诺言。>
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话说的多了,其可信性只能是越来越低,如今大家能友善的站在一起,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实际上,高句丽和突厥一直有所交往,只不过和高句丽打交道最多的还是突厥的东方汗汗帐。>
两国最亲密的一次接触要上数到二十多年以前,那一次高句丽人眼见大隋和突厥联结越来越是紧密,有点慌神,于是婴阳王高元派遣使者到突厥王庭,想要结好突厥。>
当时杨广北巡榆林,也不知突厥启民可汗出于怎样的考虑,在榆林拜见圣可汗杨广时,把高句丽使者带在了身边,让杨广大怒。>
于是几年之后,也就有了大隋三征高句丽之事。>
这场战争引发了三个强盛的帝国的相互征伐,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深刻的影响到了东亚大陆的局面。>
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欧罗巴之敌
养貂成后,邪魅冷帝温柔爱
狐狸精爱情诊所
以后少来我家玩
傻王宠妻:妖孽王妃要逆天
时代变了,对照组男配翻身了
官婿美人图陈志远
逸剑惊澜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
越战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