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状元(1/4)
别看南北士子之前就科举一事进行了一场颇为激烈的论辩。>
当时他们一个个群情激昂的好像赴死之士,可真到了殿前问策,进士们的知识储备也就显现出了不足之处。>
朝廷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题目早已明示于众人,给了他们比较充足准备的时间,可即便如此,大部分进士还是朝着如今科举的弊端使劲,进行了一场找茬游戏。>
而且多数都集中在乡试环节上。>
建设性的意见寥寥无几。>
………………>
一个半时辰,进士们陆续交卷。>
文章送到李破面前,李破耐心翻阅了一下。>
空洞的辞藻堆砌,毫无意义的文辞修饰,可惜这不是你文章做的好就成的事情。>
策问,廷对,要主题贴切,言之有物才行。>
科举的弊端在这个时候显示的其实非常明白,选上来的人不涉实务,多夸夸其谈之辈,这些人入到官场,且得锻炼些年头呢。>
没有完备的教育体系,科举选出来的人才也是参差不齐,差距极大。>
也就是各地的书院刚刚建立,估计过上些年,贵族的家庭教育就会显现出其劣势。>
因为这种落后而又封闭的原始精英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批量培养人才,而且缺乏交流,在官办学校的冲击之下,必然会被死死压制住。>
………………>
如果说之前李破还在为科举的顺利举办而性情愉悦的话,看了进士们的文章,他就没那么高兴了。>
他不喜欢过于华丽,却又缺乏逻辑性,或是混淆主题的文章。>
如今上奏到他案边的奏章,即便是岑文本,杨师道等人,也不会刻意卖弄词句,引用典故时也很慎重,务求切中主题。>
这其实就是因为帝王性情的缘故,朝臣们迎合了君王的喜好,并逐渐形成了风气所致。>
此时看了几篇,李破心情受到了影响,他也便不再浪费时间,抬头看着紧张的等待的进士们,幽幽说道:“汝等皆为一时之选,将来你们中间有一些必能脱颖而出,成为朝廷柱石,朕之肱骨。>
大唐第一科进士,际遇难得,汝等正值大好年华,朕希望你们不要流于庸碌,安于既往,入仕之后能矢志报国,为朕分忧,为百姓解难。”>
说到这里,李破拍了拍桌上的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巡天妖捕
同桌她又A又飒
一将功成万骨枯
诸天神武
母星瞒着我们偷偷化形了
傻王宠妻:妖孽王妃要逆天
不凡修仙
神医娘亲她又想和离了
温香软玉
龙魂战帝